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跃云(清朝官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跃云(清朝官员) 刘跃云(1737年1月22日-1808年11月22日),字伏先,又字服先,号青垣,室名贻拙斋。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武进西营刘氏第十五世。清朝政治人物、翰林、诗人、学者。

人物简介

刘跃云,字服先,刘纶之子,江苏武进人,清朝官吏。乾隆三十一进士及第,授编修。累迁礼部侍郎。六十年,充会试副考官,以校阅失当下吏议,左迁奉天府府丞,罢归。嘉庆四年,召为大理寺少卿,迁工部侍郎。上御门,跃云误班未至,左迁内阁学士。复授兵部侍郎。休致,卒。

殿试例糊名,跃云对策,高宗亲置上第,喜曰:“此刘纶子,不意朕竟得之!”及视学江西,有清名。高宗意乡用,以忤和珅,主会试,坐浮言,黜。仁宗召起,老矣,终不竟其用。

生平概况

刘跃云(1736~1808),字伏先,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张书勋榜进士第三人。 乾隆三十一年,刘跃云考取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五年,刘跃云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乾隆三十七年,经部引见,他已36岁且食俸五年,乾隆皇帝钦点他为中允。乾隆四十三年,刘跃云累迁为中允,同年,出任礼部会试同考官。乾隆四十九年,又迁为内阁学士,提督江西学道。乾隆五十七年,刘跃云升为礼部侍郎,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乾隆五十九年,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乾隆六十年,刘跃云官至奉天府丞兼学政。同年,出任会试副考官。这一年,乾隆帝85岁大寿,特赐乙恩科。窦光鼐为正考官,升任礼部侍郎的刘跃云与瑚图礼为副总裁。经过严格审阅,将归安的王以衔、王以軻弟兄二人分列第一、第二。因兄弟二人同时中式,一时引起议论。经过乾隆帝复试、殿试,刘跃云嫌疑得以澄清。 嘉庆九年,刘跃云官至尚书。嘉庆十三年(1808)刘跃云去世。

职务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乡试顺天举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殿试时须弥封姓名,乾隆帝亲自将刘跃云试卷置于鼎甲,放榜后高兴地赞叹:“此刘纶子,不意朕竟得之!” 三十八年(1773年):翰林院编修,充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 四十一年(1776年):翰林院编修。升右春坊右赞善,寻改任左春坊左赞善。 四十二年(1777年):升右中允。 四十三年(1778年):改左中允。 四十四年(1779年):升右庶子。 四十五年(1780年):改左庶子,以左庶子署理日讲起居注官,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武会试正总裁。 四十六年(1781年):翰林院侍讲学士。十月初二日,升詹事府詹事,充文渊阁直阁事。 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以詹事差任江西学政。五月十三日,迁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 五十二年(1787年):内阁学士,兼经筵讲官。二月二十二日,升工部右侍郎。九月,充武会试副考官。十二月十七日,以署理朱圭任改礼部右侍郎。 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十五日,实授礼部右侍郎。七月九日,改礼部左侍郎。 五十四年(1789年):以礼部左侍郎差任福建学政。九月十四日,以丁母忧离职。 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服阙,署理礼部右侍郎。七月,充山东乡试正考官。八月七日,授礼部右侍郎。 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以礼部右侍郎充江西乡试正考官。 六十年(1795年):三月,以礼部右侍郎充会试副考官。四月,以校阅失当革职,以四品京堂补用,仍带革职留任。随后补授奉天府丞兼学政。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