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良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良明
出生 1962年10月
国籍 中国
职业 医学博士
知名于 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抗休克药物、休克液体复苏及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理、调控及防治措施研究。
知名作品高原创伤失血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原则与药物治疗研究
与战(创)伤休克有关的亚型阿片受体及其特异性拮抗剂的抗休克作用研究

刘良明[1] 1962年10月生。 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抗休克药物、休克液体复苏及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理、调控及防治措施研究。

个人简历

1985年重庆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 1988年重庆医科大学获心血管药理硕士,1988年至今一直在野战外科研究所工作。1994年获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野战外科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赴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从事出血/休克血管低反应及休克液体复苏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基金、军队“九五”及“十五”指令性课题等19项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130余篇,国外SCI收录杂志17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0部,《与战(创)伤休克有关的亚型阿片受体及其特异性拮抗剂的抗休克作用研究》《高原创伤失血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原则与药物治疗研究》《钙增敏剂MCI-154抗休克作用及其机理实验研究》等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现有在研课题5项,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200万),1项国家973课题(80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万),1项军队 “十一五” 课题专项(30万)和1项军队 “十一五”课题重大专项专题(10万),共计在研经费340多万元。

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协会、及重庆市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创伤杂志中英版等10家杂志编委,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获奖情况

劉良明教授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休克專業委員會、全軍戰創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創傷專委會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是國家和軍隊科技獎勵、教育部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和軍隊課題等評審專家。這是他第二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成果展示】

据统计,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早期死亡占战伤死亡80%,如何提高战伤早期救治水平,成为提高战伤救治整体水平、降低死亡率伤残率的关键。刘良明教授团队聚焦“救得下、治得好”总体目标,历时近30 年,开展系统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揭示现代战伤伤情及战伤救治技术和器材装备新需求;突破现代战伤早期救治损害控制手术和损害控制复苏关键技术,创立新的战伤早期救治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制高效止血、抗休克药物和新型复苏液体;提出系列早期预防和治疗新理论、新策略。

该项目获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 项,二等奖9 项;发表SCI论文137 篇,引用1343 次;获新产品24 个,医疗器械注册证7 个。其研究成果在军内外50 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广泛用于基层部队、灾害救援和临床危重病人抢救,显著提高战创伤的早期救治水平,居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均世界领先 华龙网1月9日12时30分讯(记者 黄宇 通讯员 胡红升 代明勇)今(9)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获悉,由该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刘良明教授牵头的“现代战伤早期救治创新理论、关键技术及器材设备”项目和周华东教授牵头的“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项目,同时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陆军获得奖项最高也是最多的单位。 刘良明教授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创伤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是国家和军队科技奖励、教育部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和军队课题等评审专家。这是他第二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统计,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早期死亡占战伤死亡80%,如何提高战伤早期救治水平,成为提高战伤救治整体水平、降低死亡率伤残率的关键。刘良明教授团队聚焦“救得下、治得好”总体目标,历时近30年,开展系统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揭示现代战伤伤情及战伤救治技术和器材装备新需求;突破现代战伤早期救治损害控制手术和损害控制复苏关键技术,创立新的战伤早期救治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制高效止血、抗休克药物和新型复苏液体;提出系列早期预防和治疗新理论、新策略。

该项目获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发表SCI论文137篇,引用1343次;获新产品24个,医疗器械注册证7个。其研究成果在军内外5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广泛用于基层部队、灾害救援和临床危重病人抢救,显著提高战创伤的早期救治水平,居世界领先水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