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斯機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易斯機槍(Lewis Gun)由美國陸軍上校艾薩克·牛頓·劉易斯發明,但美國陸軍並未採用,而是在聯合王國發揚光大。劉易斯機槍的特色是獨特的槍管冷卻罩、由頂部進彈的圓形彈鼓,陸軍型較早退出現役,但空用機槍版本卻一直運用到二戰結束[1],甚至是朝鮮戰爭中還有運用。
研發背景
1910年劉易斯上校應法羅自動武器公司的要求研發一款氣冷式機槍,並於1911年完成,原本認為美國軍方會採用他的設計,可是美國軍方這把機槍卻無興趣,美軍對其不予理會的理由可能是劉易斯上校與陸軍軍械部長威廉·克羅茲政治立場上不對盤。最終劉易斯上校對美軍灰心,將他的專利帶走並且自軍中退役。1913年劉易斯帶着劉易斯機槍來到比利時列日開設劉易斯自動武器公司,劉易斯公司與聯合王國伯明翰輕兵器公司(BSA廠)有緊密的業務合作,克服設計實體化的製程問題。1913年伯明翰公司採購了數把劉易斯機槍,並讓它們改用英式.303英寸子彈測試。1914年,伯明翰公司買下劉易斯機槍在聯合王國生產特許專利,從此劉易斯機槍成為聯合王國武器,劉易斯本人則因為機槍專利授權金而變得富有,由於聯合王國的市場前景良好,劉易斯公司也在1914年遷廠至英格蘭。
聯合王國軍方從1914年起試用裝填.303彈的劉易斯機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劉易斯機槍成為英軍配備的輕機槍中性能最好的一款[2]。在1915年10月15日,劉易斯機槍制式化,定名「Gun,Lewis,.303-cal」。主要量產的槍廠包括BSA廠與美國薩維奇武器公司,兩間公司的產品差別在於子彈,聯合王國用的是.303彈,美國用的是.30-0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但由於子彈差別過大,使得兩國產制的劉易斯機槍機件無法互換。
劉易斯機槍有兩個特徵,一個是採用粗大的散熱筒包着槍管,作用是當開火時令空氣被吸入筒中成為風把槍管吹凍,但後來證實此筒對冷卻槍管效果有限但卻白白增加槍重,另一個是在槍身上方的彈鼓,劉易斯機槍原本採用47發彈鼓,彈鼓採用中心固定式,開火時彈鼓軸承轉動把子彈推入槍內。
視頻
劉易斯機槍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里程碑式的輕機槍,走過一、二戰的劉易斯機槍 ,搜狐, 2019-5-14
- ↑ 比利時響尾蛇:一戰時期的優秀輕機槍,抗戰時期曾裝備中國軍隊 ,搜狐,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