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切变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切变线是中国天气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切变线,通常是指700百帕和850百帕风向或风速的不连续线, 它是由于低槽北段移速快南段移速慢而形成的。切变线上的气流呈气旋环流,水平辐合明显,有利于上升运动,易产生云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最容易出现切变线的区域。

呈气旋(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性转变的两股不同方向水平气流的分界线称为切变线。在天气图上,表现为风向的不连续线。在天气学中,切变线一般是指低空850百帕或700百帕等压面上的天气系统。在切变线上,经常存在气流的水平辐合和上升运动,容易产生云雨天气。切变线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但以春末夏初最为频繁。春季活动在华南,称为华南切变线;春夏之交多位于江淮流域,称为江淮切变线;7月中旬至8月主要出现在华北地区,称为华北切变线。切变线上的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常在副合较强,水汽供应充沛的地区形成暴雨。

具有气旋式切变的风场不连续线。有长度1000~2000公里的大尺度天气系统,也有几十至几百公里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在中国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原,全年均有出现,以春末夏初最为频繁,为主要降水天气系统之一。按风场的型式分为冷锋式、暖锋式、准静止锋式和南北向切变。切变线上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常在辐合较强、水汽供应充沛的地区形成暴雨。西南低涡沿切变线东移,常是增强辐合的主要原因

高空切变线在一年中的各个季节均可出现,但以冷暖空气频繁活动的晚春、初夏为多。切变线形成的天气,随季节而有变化,冬季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层结比较稳定,多出现连续性降水,降水区较宽,但降水量较少。夏季空气中水汽充沛,大气层结不稳定,则切变线上常出现雷阵雨,但降水区较窄。

切变线较为稳定,持续时间长,控制的区域常为阴雨天气,风力较小。如果切变线上有低涡沿切变线移动, 或者地面诱导生成气旋,天气相对剧烈,常伴有强降水和大风天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