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杏儿(李洪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分杏儿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分杏儿》中国当代作家李洪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分杏儿

又是一年杏儿熟。

每年的端午时节,老家墙外的那一株杏树就压弯了腰肢,满树的杏儿簇拥着,紧紧的、挤挤的。风儿吹来,熟透的杏儿就迫不及待地掉下地儿来,仿佛告诉人们,我们熟透了,快来品尝啊!

母亲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当杏儿刚泛黄时,有嘴儿馋的小朋友去摘杏,母亲也不会阻拦,只是简单的说一两句话,告诉他们:这样的杏还不成熟很酸,不信,可以摘一个尝尝。淘气的小孩儿,摘一个放进嘴里,酸溜溜的咧着嘴跑开了。这时的母亲就咧着嘴笑了起来说:“真是实践出真知,相信明年就不会早早来摘杏儿了。”果然,后来的他们路过时,只是眼馋地看两眼,咽咽口水,就跑开了。我想,母亲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等到杏儿真的变黄、变红、变软。母亲总会把馋嘴的小孩招呼过来,让他们在那吃个够,先让他们解解馋。因为如此,小朋友们在路上见到母亲都会跑过来打招呼,并叫一声“好奶奶”。有时会有一些大人路过摘上一兜,母亲也不会阻拦。我问问母亲:每个人路过都来摘,都摘没了,那我们吃啥啊?母亲笑嘻嘻地说:“这杏儿树本来就靠着大街,也不能馋着人啊。这年头日子都好过了,他们也是摘几个解解馋。你说,要是真让你吃,你能吃几个呢?咱们种在这不是为了卖杏赚钱,就是给大家伙解馋的。是为了撒福的,不是为了生气的,对不对。”听了母爱你的话,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是啊,我得好好学学母亲的处事智慧。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母亲的杏儿换来了小朋友的喜爱和邻居们的爱戴。

到了摘杏那天,母亲就把邻居们都喊过来品尝,临走时还每人送一袋。每每剩余许多,母亲定会让我给村里几个上岁数的挨家挨户的送过去,这仿佛成了每年的必修课,用母亲的话说:我们要时刻记住这些上岁数的长辈。因为,我们小时,他们也是这样做的。老爷爷、奶奶们,每年都能尝到我家的杏,因此,母亲和我每年也会受到表扬。每次送杏回来,我内心都在感慨几分。虽然,杏儿不值几个钱,可是他们知道村里还有人记挂着他们,我想,他们也是欣慰的。

我想,分杏儿事小,可这或许也是一种精神,我们要赓续和传承下去。[1]

作者简介

李洪娥山东省高唐县,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