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分宜县杨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分宜县杨桥镇位于江西省分宜县境西北部,东靠双林、南接凤阳、西界袁州区芦村、寨下,北毗高岚、操场乡,驻地杨桥集镇。是江西省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低丘遍布境西,高丘绵亘于东,中部平川,杨桥河贯穿南北。最高点为东部鹅公山,海拔360米,最低点为洙塘与纽村交界处的小溪边,海拔80米。辖19个村委会,152个自然村,240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境内总面积为144.78平方千米。全镇共有17820人(2017)。现有111个党(总)支部,其中党总支17个,党支部94个,党员1449人,其中农村党员1205人,女党员156人。[1]

中文名称: 杨桥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中国江西省新余市

下辖地区: 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电话区号: 0790

邮政区码: 336600

面 积: 144.78平方千米

人 口: 17820人(2017)

车牌代码: 赣K

区域概况

杨桥镇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北部,距分宜县城2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595毫米,无霜期281天。杨桥镇为分宜第一大镇,总面积144.78平方千米,其中水面37650亩,旱地6218亩、山地12.25万亩,水面1750亩,辖2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有人口17820人(2017)。杨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江西省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里。自古即为边贸重镇,现为江西省中心镇之一,辐射人口达10万人以上。杨桥镇交通便捷。南距分宜20公里,西安距宜春40公里,北距上高56公里,皆有国家二级公路相同,沪瑞高速公路在杨桥与分宜县城之间穿过,并留有出入口。杨桥拥有自己的自来水厂,由华中电网供电,用水及电力充足。杨桥是一个农业大镇,2002年粮食产量2.07万吨,经济作物主要有苎麻、香椿。此外森林资源共享丰富,有山地面积12.25万亩。在镇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养殖业迅速发展,2002年生猪出栏数达3万余头,养禽20余万尾。

地理区位

杨桥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分宜北方中心重镇,公路、铁路运输方便快捷,距省会南昌仅200公里,是分宜、宜春、上高三地交汇之地,自古即为边贸中心城镇,商贾云集,是商家必争之地,位于镇中心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农贸中心,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并建有麻纱、仔猪、牛马、竹制品、禽蛋五个专业市场。

经济发展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92700万元,比2006年增加4914万元,年均增长22.4%以上,财政总收入完成11074.6万元,比2006年增加9505.4万元,年均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比2006年增加2640元,年均增长14%。全力主攻工业,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把工业企业的培育发展作为振兴我镇经济的必由之路,坚持政策上向工业倾斜,坚持服务上向工业倾斜,坚持工作力量上向工业倾斜,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69600万元,增加43686万元,年均增长33.8%,规模以上工业由2006年17500万元,到2010年达67788万元,年均增长57.4%。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利用区位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借助外力加快发展。五年来,共有瑞丰米业、新昌电子等十余家企业相继在杨桥投资兴业,投资额达5亿元。二是决战工业。安排领导重点帮扶规模以上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工业销售收入。三是推进项目建设。不论是煤矿技改、农业开发和基建项目,我镇都极力争取,全力推进。重点抓好煤矿新建技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煤炭支柱产业,对项目建设坚持全程跟踪负责,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在扶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五年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始终把“三农”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以来农业总产值完成15641万元,2010年达23100万元,年均增长9.6%以上。一是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免征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发放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441.2万元,农民直接受益。保护价收购粮食,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达68470亩,产量达31946吨,创近年新高。二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多水田改造,水利冬修,荒山复耕,灌渠改造等项目,重点推进了投资1269万元,面积9600亩,涉及5个村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农民得实惠,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五年来,共发展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建成栝瓜、西瓜、葡萄、无公害蔬菜、麒麟瓜等基地。特别是2009年在湾里葡萄种植取得了成功,引起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出台发展种养生产的多种优惠措施,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四是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围绕“三年大变样,五年一体化”的目标要求,以“六改四普及”为重点,结合示范点各自实际,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采取工程包干,补助建筑材料等形式,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争取上级专项帮扶资金546万元,共完成45个点的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大为改观。着力改善民生,社会公益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的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此把全镇有限的财力都放在为民办实事上。2007年初提出的两年办好建芳公路等12件实事已全面完工,作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四个示范镇之一,我镇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2009年又提出两年办好杨桥河治理等9件实事,8件已基本完工,1件已进入实施阶段。已完工的项目有:投资900万元的集镇三位一体改造(含沥青罩面)工程;投资80万元的文化活动中心,投资100万元的14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投资600万元的8个村级办公场所新建和3个村级办公场所改造,投资50万元的机关院内改造,投资20万元的计生大楼院内绿化,投资60万元的中心学校校园绿化。另外抓好便民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医技大楼的改造完善。投资600万元的中心文化广场已全部完工,投资2530万元的杨桥河城西防洪工程已顺利开工正在实施。9件实事是历年来投资最大、标准最高、效果最好的项目,项目完工后将全面改观集镇面貌。我镇在抓好建设的同时,注重集镇管理,成立专门办公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购买了3辆垃圾清运车(1辆用于集镇,2辆用于农村),添置垃圾箱,制定集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多措并举,提高集镇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建设和管理,提升了集镇的品位和知名度,增强了集镇的辐射能力,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明显提升。

经济资源

杨桥镇是粮食大镇,粮食产量占全县六分之一,苎麻在全镇种植面积达8564亩,煤炭资源丰富,除正在开发的几个煤矿外,新探明的庙岭煤田总储量达一千余万吨,现有该区域最大的禽蛋批发市场,年禽蛋贸易量达220余万公斤,开发万亩香椿基地。

视频

分宜县杨桥镇新楼希望小学《我和我的祖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