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凤翔县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凤翔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凤翔区东湖内。该馆成立于1959年,隶属凤翔区文化局。凤翔区博物馆成立时在凤翔区东湖北岸“苏公祠”内。1962年撤销。1982年7月成立“凤翔区雍城文物管理所”。1984年5月,恢复凤翔区博物馆,与凤翔区雍城文物管理所两个牌子。该馆成立于1959年,隶属凤翔区文化局。县博物馆实施的“天下九州唯雍其昌”——凤翔历代精品文物陈列项目历时两年,现已全面竣工,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凤博介绍

凤翔区博物馆位于县城文化路西段,与着名古迹秦穆公墓相邻, 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是集文物保护与管理、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1]。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等级文物1089件,是国务院批准的免费开放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200万元完成了文物库房、陈列厅改扩建项目和文物综合楼建设项目,进行了院内绿化及环境整治。2012年投资440万元完成了新的基本陈列布展工程、周氏民居维修工程和安防监控系统工程。今年,石刻碑廊陈列项目、墙体浮雕组图项目正在博物馆西院施工。拟在周氏民居举办的博物馆民俗展馆陈列项目正在前期准备之中,即将启动。

博物馆举办的新的基本陈列“天下九州·唯雍其昌——凤翔区历代精品文物展”,共由两大部分八个单元组成,展出文物精品近300件(组)。陈列采用图板、模型、生活场景、语言导览、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展示手段,将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与观赏性、趣味性紧密结合,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土着居民的生产生活面貌、商周先民的青铜铸造艺术、雍秦辉煌的历史文化、汉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和宋元明清演变发展,全方位再现了凤翔历史,受到各级专家、学者和游客的肯定与好评。

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深入开展 “争创人民满意窗口单位”活动,不断提升免费开放水平,通过形式多样的校馆互动活动,充分发挥了德育基地功能,年参观人数3万余人次,累计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港、澳、台地区友人共6000多人(次),为实现我县文物事业发展繁荣、建设和谐魅力新凤翔发挥了重要的窗口宣传作用。

发展历史

1978年建展室一座,厦房7间,原碑房一座。1981年建文物库房一座,实用面积100平方米。1978年8月进行试展,展出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文物[2]310件。1984年10月举办凤翔城郊唐墓出土文物专题展览,展出文物270多件。

建筑布局

工程总投资150万元,陈列面积450平方米,采用了金属展柜、蜡像场景、多媒体、雕塑、电子翻书、语言导览系统等全新的科技展示手段。陈列展以六千年文明史为主线,分为“人文荟萃、周秦渊薮”和“汉唐京畿、西府明珠”两个部分,展出了有代表性历史文物294件。陈列展的对外开放,让观众领略了凤翔的魅力,弘扬了历史文化。

馆藏文物

该馆藏品4000件(组)。因凤翔区是先秦故都雍的所在地,历先秦十九公,建都294年,因此这里多出土先秦遗物。馆藏文物也以先秦为多,如雍城遗址出土的铜质建筑构件、陶质建筑材料水道、板瓦、筒瓦瓦当和砖块等。特别是高王寺出土的窑藏铜器,其中有一镶嵌宴享狩猎纹铜壶,壶身有图案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高台习射图;第二部分为水陆射禽图;第三部分为狩猎斗兽图。全图有各式人物88人,鸟兽鱼龟等图像143个,形像生动,制作精美,对研究先秦冶炼、铸造、镶嵌工艺有重要价值。

视频

凤翔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2020国际博物馆日宣传片
凤翔县航拍街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