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凤姐和平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可圈可点的凤姐和平儿

最重要的结合在一块儿说就是凤姐和平儿,凤姐和平儿她们俩也是这里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几件事儿凤姐的表现和平儿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首先凤姐是最得贾母的宠爱,这个宠爱除了她会办事以外她还会说话,她老哄得贾母笑,所以这个重臣有时同时首先是弄臣,你到了这个皇帝的面前,贾母管她叫什么呢?“猴儿,猴儿”。你到贾母的面前,她就像逗着贾母开心的一个猴子,她能做到这一点。但是真正碰到事情是决不手软,比如说贾母给她过生日,还用了各种方法,什么咱们随份子啊这个那个的,说了好多好多,写了很多很多,然后她由于酒喝得多了有点干什么想回去换一件衣服,结果正好是贾琏和鲍二家的在那里胡搞。贾琏派了两个小丫头在那里望风,第一个小丫头一看见凤姐来了回头就跑,凤姐叫“站住!”她不站,再大喝一声她站住了,凤姐过去啪啪就俩嘴巴,该出手时便出手,正一个嘴巴反一个嘴巴,完全是庄则栋的风格,正反两手进攻,而且这里头她启发我们:管理是一种潜暴力,没有暴力哪有管理,凡是管理的背后它实际都有暴力,不过是这种暴力你可以用很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讲很文明的人,我在一九八六年去西藏,西藏有一个拉萨宾馆,也是由假日酒店这个系统来管理的,据说那个宾馆一开始走了很曲折的道路,请来的是美国经理,咱们的一个电工在接电线的时候不太符合安全操作的规则,正好美国经理从那儿过,美国人个儿也高劲儿也大,一把把他从梯子上揪下来了,这也是一种暴力,虽然他不是用打嘴巴的方式,这也是一种潜暴力。再做不好我可以炒你的鱿鱼,在我的背后也有一种暴力在那里支撑着,你不是我的对手,法律国家都是支持我的。

凤姐和平儿是否可圈可点

   凤姐打完第一个小丫环以后,第二个小丫环很聪明,赶紧过来说正要向您报告呢,跪下来了,这凤姐啪又一个嘴巴子,说你现在来跟我说正要向我报告了,这嘴巴打得也很好,这丫头两面派,给个嘴巴就算了。然后底下她听见鲍二家的在说一些很黄色的话,然后底下还说到还不如凤姐早点儿死了,把平儿扶了正,没准能好一点,她回头给平儿又一嘴巴。平儿这也绝了,平儿挨完这个嘴巴她不还凤姐,她过去打鲍二家的,说本来凤姐对我是很好的,都是被鲍二家的这个淫妇咒的,所以我挨了嘴巴我要向鲍二家的讨还嘴巴之债,所以她过去是又撕又打,哎呀,这可绝了,北京话叫做“惹不起锅惹笊篱”,你不敢跟锅对阵那就摔笊篱呗,所以她就打鲍二家的。接着贾琏就火了,而且还抽出剑来,王熙凤就跑,而且跑到贾母那儿去了,贾琏在后边持剑追来,这就开始闹剧化了。

最近我看一个青年朋友的分析,说凤姐往贾母那儿跑这非常的好,这个是我过去没有认识到的,虽然我觉得我的人生经验够丰富的,我没想到这一点。说贾母这种地位的人,她希望有人有时候为了点小事儿去麻烦她,因为你如果去麻烦她,这说明我凤姐虽然现在是年轻力壮,能说会道,而且长于暴力,敢于出手,但是我还是你所袒护的一条小狗儿,我有一点儿什么事儿我还得向你求救,“救命啊,老太太!”贾母就感到一种满足,哎呀这个凤姐怪可怜的,差点儿没让她丈夫给杀喽!你能够为领导分忧,这是很好的,你能给领导办事儿,这也很好,你能逗着领导哈哈笑,这也很好,你还要让领导感觉到你离了她不行,明明你比她都厉害多了,但是你要表示离了您我不行,你看这离了您差点儿没让贾琏把我给宰了,这时贾母她很感到一种满足,所以贾母在处理贾琏和凤姐的事儿的时候,她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权威感,有一种力量感。我觉得这个朋友他分析得实在是太好了,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时候弱者他为什么能够受到某种宠爱呢?你太强了就不受宠爱了,太强了你就不需要老太太帮你的忙了,可是你比较弱,老太太看着你,你看看,你别看她办事时那么好,真遇了什么事儿她得找我,离了我她行?这就对她更信任了。我觉得这个分析得也好。

王熙凤处理的更好的是贾赦讨妾的事情。邢夫人把王熙凤叫去,跟她说跟你商量个事儿,要讨这个鸳鸯做妾。王熙凤说哎呦这事儿可不好办,老太太可离不开鸳鸯,什么事儿都是鸳鸯管着。邢夫人立刻就动怒,说再厉害她也是个丫环嘛!到了这儿她就是半个夫人了嘛!吃香的喝辣的,一辈子名分也有,什么都有,反正这么说了一通。王熙凤的第一项措施就是立即改口,因为邢夫人是她的婆婆,她说是是是,您看我太年轻,我想得不周到。因为她不能争这个,邢夫人那种人你能让她转变态度吗?那不可能,这是一件。第二件事儿,就说这事不能拖下来,拖下来这事儿传出去了,然后鸳鸯一拒绝,邢夫人就会认为是我使的坏,那怎么办呢?她说要说咱们现在就去说,而且要说您就跟我坐这一个轿子去,因为王夫人的轿子现在坏了,正在修换,咱们俩就剩这一个轿子了,立刻就办。然后靠近贾母那边儿了她下轿了,说我还有点儿事,为什么?她知道邢夫人准碰钉子,邢夫人当着她的面碰钉子脸上不好看,会把责任推到她的身上,迁怒于她。她下了轿之后干什么呢?她把平儿也支走,她不但爱护自己,她也爱护平儿,她觉得平儿夹在当中间也很难办,因为王熙凤料事如神,说这邢夫人找着鸳鸯,鸳鸯要不赞成,不乐意,那么邢夫人就找平儿,平儿已经作了妾了,所以让平儿出来说服鸳鸯,要是平儿说服不成她就埋怨平儿,埋怨平儿就是埋怨到王熙凤身上,因为平儿对王熙凤是赤胆忠心,百依百顺,所以她叫平儿快点儿走,你别在这里呆着,把平儿又支走了。王熙凤处理这件事情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我觉得王熙凤在处理这个讨鸳鸯的事情上做得相当完美,无懈可击。

但是即使是这样,王熙凤在别的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她永远做不好。别的方面她有什么问题呢?如果我们替王熙凤设想的话,她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她没有团结住贾琏,这样的话到了关键的时刻贾琏实际上是站在另一面的,不管是在鲍二家的问题上,特别是在尤二姐的问题上,她伤贾琏伤得太深了。当然从男女平等的,从女权的观点上来说,她是正义的,因为贾琏总是到处胡搞,凤姐要是不整理明白那就枉为凤姐了,但是要是从真正大的眼光来说,从消除异己的感情来说,她本来应该团结贾琏。

凤姐的决策还有一个很大的尴尬,就是她的权威是贾母和王夫人给她的,因为她本身从辈分上来说不是长辈而是晚辈,从性别上来说她不是男性她是女性,从文化上来说她是文盲她不识字,虽然她做过“一夜北风紧”这样的名句,这样的话给她权她就有权,不给她权她立刻就没权。

在搜检大观园的过程中邢夫人是主谋,王夫人是被激起来的,是吃了将了,所谓被将起来的,在那儿立刻就收回了权,何以见得呢?绣春囊是邢夫人先发现的,然后邢夫人把这个送到王夫人那儿去,这就像下战表一样,就是说你看你的内侄女,你们这一家子管事儿已经管到了何等危险的地步,咱们这里头的道德已经崩溃了,这责任在你这儿。然后王夫人一看那个绣春囊上画着一男一女裸体的小人儿,浑身已经都吓得哆嗦了。然后她到了凤姐那里第一句话就是“平儿,出去!”哎呀,真厉害呀!平儿平常那么有头有脸,那么会办事,一个人都不得罪,处处给凤姐补台,但是这个时候主奴的身份非常重要,平儿她一句话不说就出去了,你不能参与这些核心的问题。然后她一说绣春囊的事儿,王熙凤立刻跪在地上,因为王夫人的逻辑,这绣春囊没别人的,就是你的,然后这王熙凤跪在地上说,您说是我的我不敢分辩,先听你的,我不敢分辩,我罪该万死,底下再说别的事。就在这一瞬间,王熙凤的权力被摘了,无权了。然后权力到了谁手里呢?到了邢夫人陪嫁的保姆王善保家的手里了,底下搜检大观园的时候是王善保家的在那里冲杀,在那儿发威,凤姐是在那里当提包的,当然凤姐也有看她的笑话的意思,凤姐也没有那么简单就认输。

所以我说王熙凤是有权无势,有威无戴。她虽然有权,但是她没有势,没有势能,什么元老、祖先、功臣、或者善于背子曰诗云啊,她没有这方面的势;有威无戴,就是说她有威风,因为她敢下手,她也很精明,但没有几个人感恩戴德。这个事情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厨房夺权事件当中,为了什么玫瑰露啊,茯苓霜啊,王熙凤提出来说她们不招,这还不好办?在正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地上撒上一些碎瓷器末,让她们跪在上面,说跪上一个时辰,全招了。后来平儿就拿出她的“鸽派”的观念来,说二奶奶啊,现在由于咱们管事儿,恨咱们的人已经够多了,弄来弄去就咱们四只眼睛,而周围找咱们茬子找咱们麻烦的不知道有多少只眼睛呢,至于她们互相私自拿一点小东西,这个玫瑰露就是属于浓缩饮料之类的东西吧,就是说拿点儿浓缩饮料什么的管她们干什么呀!说这些事儿就这么马虎一下过去了。比较可笑的是秦显家的临时夺权,夺了一下午的权,夺了以后又查前任的亏空,又给各个有关方面送礼,到最后突然通知,柳嫂子官复原职,你秦显家的卷铺盖儿走,这样她什么好处都没捞到还得把从厨房里偷的东西都补上。这个夺权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从这里头我们可以看到她们麻烦不断的处境。再有我就说说她虽聪明但是不智慧,她没有那种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因为她老是把鲍二家的,尤二姐之类的看成她的主要敌人,其实她主要的敌人是邢夫人,这一点她没有看清楚。

平儿在这里头也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作用,她对凤姐实在是非常忠实,所以汇报尤二姐事件的是平儿,最早发现的是平儿,可是到尤二姐赚入大观园,王熙凤对尤二姐非常恶劣的时候,平儿又是不忍,偷偷的往回找补找补,老想做点什么事帮助一下尤二姐,她这种矛盾的处境。另外平儿忠心耿耿,忍辱负重,她挨过嘴巴,叫出去立刻就出去,这么忠心耿耿,忍辱负重,而且弥补王熙凤做的太过的事情。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人认为平儿是人臣的典范,认为平儿是光辉的形象,这已经够可笑的了,原来当人臣需要有姨太太的功夫,这已经非常惊人了,也非常的够受刺激的了。[1]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