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凤城街道建设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凤城街道建设村,中国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凤城街道办事处下辖村,位于凤城十字路口西北方,地处东经121°14′,北纬36°42′,东邻统一村,东南接先锋村,南靠胜利村,北依望石山,南面黄海,东与高尔夫球场相望,西与烟凤公路相接。全村辖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7.3 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苹果等。[1]

中文名: 建设村

外文名: Construction Village

类 型: 烟台市海阳凤城街道办事处下辖村

成立时间: 1371年

成立地点: 海阳凤城街道

邮政编码: 265118

历史概况

明洪武四年(1371年),山后人张匡合迁入今凤城先锋村东南角安家并建村张家庄。明洪武十年(1377年),大嵩卫指挥兼镇抚蒋懋修之先人从张家口迁入,在今凤城正西0.5公里处建村蒋家庄。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朝廷在望石山之南,龙头港之北,张家庄、蒋家庄所在地设置大嵩。明永乐年间(1407-1424年),从江苏、安徽、湖广、福建等地移民大嵩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后,县城设于大嵩卫驻地,称在城,后改称城里。1942年9月16日,八路军解放海阳城,城里改称凤城。以凤城城内十字街为界,分设4个里,本村位于西北方,为二里。1945年,4个里分为7个村,本村为巩固村、建设村。1948年,7个村又合并为4个村,本村仍为建设村。2002年,全村有498户,1419人。有荣、赵、李、王、鞠、高、张、成、黎、刘、罗、宋、许、耿、邹、臧、冯、杨、纪、汪、于、戴、马、徐、薛、辛、邱、祁、姜、董、陈、孙、隋、包、黄、蓝、周、乔、解、胡、林、莱、骆、孟、史、冷、石、丛等 48 姓,除 1 户为满族外,其余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荣、李、赵姓。 [1]

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

1941年,荣景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

1946年,撤二里设巩固村、建设村,各设党支部,分别由高连修、张庆瑞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土改、参军、支前运动。

1948年,两村合并为建设村,党支部书记黎守成。

1949年,村党员身份公开,时有党员20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43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张庆瑞、徐广安、成秉全、宋学斌、李炳瑞。

基层行政

1942年9月16日,城里解放。10月定名凤城,设一、二、三、四里,本村为二里,里长先后为鞠馥亭、赵毅南、李振才、荣景玉。

1945年,四个里分设7个村,二里分为建设村、巩固村。建设村村长为张庆瑞,巩固村为高素贞(女)。

1948年,7个村并为4个村,巩固村并入建设村。

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

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

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称村民委员会。曾任行政主要负责人有高素贞(女)、张庆瑞、鞠兆禄、沈友庆、荣志福、赵永基、徐广安、成秉全、荣维泰、赵宗义、李忠喜、荣锡录、李炳瑞、冯全瑞、杨立军。

重要事迹

清康熙年间荣姓村民挖建“四眼井”,深20米。今仍保存完好。1939年4月日军飞机轰炸城里,南高小被炸毁,连同民宅,共毁房百余间。1940年2月10日日军侵占城里。1941年1月国民党第二十六旅秦毓堂暗地投降日军,与之达成秘密协议,率部进占城里,日军撤离。1942年9月16日国民党投降派秦毓堂部接连被八路军击溃,其残部逃窜,海阳县城及境内大部村庄解放。1947年11月7日国民党军队整编五十四师(师长阙汉骞)进攻胶东,窜入海阳侵占凤城。占据凤城及周围部分村庄35天,杀害干部群众众多人,造成极大地破坏。12月11日从海上逃窜。同年开展土改复查运动。本村地主分子鞠守宾(城里副镇长、国民党区分部委员)、鞠馥亭(国民党区分部书记)被枪决。1949年7月狂风暴雨,海啸成灾。1955年成立三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三个初级社并为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72年本村通电。1980年始建龙凤池,翌年竣工。省及烟台市水利局的领导莅临视察。1981年10月本村开始用上自来水。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视频

凤城街道123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