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寿寺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凝寿寺塔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宁县政平乡政平村泾河北岸,地处马莲河、无日天沟河、泾河三河交汇处,该塔即是凝寿寺内之塔。明代因遇山洪,淹没凝寿寺,仅存此塔至今。
位置信息
这里历史悠久,唐代在此设过定平县,明代设政平驿,清代为镇。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古寺道观林立,凝寿寺尤为著名。传说凝寿寺规模宏大,造型别致,四方僧俗顶礼膜拜,到宋代香火依然很盛。宋代文学名家张舜民曾说:“政平山不如水,水不如寺,寺不如凝寿”[1],由此可以想见当日之盛景。
历史概说
凝寿寺原位于艮宫山北麓通商古道旁川台上,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唐初修建。当时秦王李世民西征“西秦霸王”薛举父子之后,坐镇政平(今甘肃省宁县中村乡政平村),为了遥祝其母寿诞而建寺庙。他亲笔题写“凝寿寺”三字于寺门,取其“凝神瞩目长安,祈求母仪万寿无疆”之意。此寺与西安慈恩寺在布局结构上相似,规模宏大。殿宇僧舍皆为砖木结构,五脊六兽,四檐出水,明柱承檐,斗拱翘角,雕梁画栋,造型极具佛教气象。寺院内建有一塔,蔚为壮观。四方僧俗顶礼膜拜者如云而至,直到宋代香火依然很盛。
凝寿寺塔建于青砖结构,平面呈正方形楼阁式,共五层。通高21.2米,基宽6米。第一层正面开南门,门高2.2米,宽1.58米。第二层开东西直门洞,第三层开南北直门洞,以此规律开门洞至五层。塔上叠涩出檐,第一层檐部斗拱每面两朵,一斗三升,隐出泥道拱一跳,用普柏枋承担。在拱眼上绘有牡丹、莲花、菊花,上承叠涩出檐九层,檐上方椽铺以筒瓦。第二、三层有砖雕仿木栏杆,栏杆所砌砖面雕刻各种花纹,第四层以上无座。塔内有室,南北进深2米,东西宽2.11米,依梯形直通塔顶,各层均设木楼板,现楼板已毁,留存四层梁。塔砖尺寸分别为33×18×5厘米,33×18.5×6厘米,38×20×4厘米,用黄土胶泥砌筑,顶为叠涩上安宝顶。此塔造型敦厚,酷似西安大雁塔。
延及明代,因暴雨骤至,山洪突涌,凝寿寺惨遭淹没,仅存宝塔一座。至清代顺治年间,人们又重新选址,在现长宁大桥西侧台地重修凝寿寺。新建的凝寿寺虽然规模不如原寺,但佛像雕塑工艺十分精美。清后期几次兵燹,凝寿寺遭到了严重毁坏。尤其同治年间,回民反清数次经政平、驻政平,毁了除堡子外的所有建筑物,城毁人散。凝寿寺也未能幸免,山门和两厢廊房成了废墟,只剩下大雄宝殿和三间僧厨,门窗残缺不全,后又丧身“文革”破“四旧”中。
文物保护
此塔是庆阳市境内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砖塔。1963年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1964年生产队在塔周围地里种瓜,受犁耕雨蚀影响加上人为的破坏,塔的第一层损毁较为严重,当时本地村民张芳、黄景钧二公以个人名义主动维修。1976年初,中国科学院古建筑史研究所张驭寰教授评价说:“这座塔造型较美,工程技术质量很高”。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年宁县博物馆又对第一层进行了抢救性维修。1994年上级主管部门又拨巨资对该塔进行了全面维修,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
参考文献
- ↑ 您好!我是最新版的宁县,请多关照!,搜狐,2019-11-29
- ↑ 庆阳老乡你造么?凝寿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搜狐,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