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文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凌家滩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中下游的巢湖地区,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约5000多年前为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区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凌家滩文化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简介
凌家滩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发现,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试掘,又于1987年、1998年、2000年、2007年先后进行五次发掘。
凌家滩文化清理墓葬44座、祭祀坑3座、积石圈4个以及红陶土块建筑、人工巨石堆等12个方面的遗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器物,除陶器、石器外,还有利用透闪石、东陵玉、灰白色玉料(鸡骨白)雕琢的玉人、玉龙、玉鹰、玉版、玉勺、玉猪、玉钺及斧、玉管微雕、玉戈、玉虎首璜等多种类型的玉器。在中国考古发掘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为探索中华文明凌家滩遗址玉器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墓葬可以折射出从野蛮时代步人文明时代的痕迹[1],以及当地日趋成熟的社会思想、阶级状况、审美趣味和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遗址年代为距今5500~5300年。遗存被命名为“凌家滩文化”。
玉器
史前的冶炼技术,从出土的玉器看,凌家滩玉器的选料、设计、磨制、钻孔、雕刻、抛光等工艺技术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其中有不少玉器经过测试,其硬度都达到或超过7°,有的孔眼直径只有0.15毫米,而且所有的钻孔的磨擦痕都十分规整、平行,而不是交错的乱痕。显然,考古界从前普遍认为竹管钻或骨头钻孔,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凌家滩的先民们是如何创造出这样奇迹的?带着这样的疑问,2002年3月,张敬国和台湾古玉研究专家陈启贤先生独辟蹊径,专从古玉制作时遗留的微痕上去探索各种历史信息、寻找历史答案。他们利用当今先进的偏光立体显微镜对凌家滩玉器进行微痕观察和测试,在50倍的显微镜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管钻时的玉芯至今尚留在孔内,经测量,该玉芯的直径只有0.15毫米[2],由此推断:当时钻这个玉芯的管钻直径加水和琢玉砂在一起,最大直径不超过0.17毫米,比人的头发还细。
凌家滩玉器的钻孔实物提供了一个最新的信息:金属。结合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厚大的甘锅片,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凌家滩在5300年前可能已拥用了金属冶炼技术,否则是无法达到上述钻孔效果的。如果这一推测得到证实的话,那么说明我国早在殷商青铜时代以前,就已出现了冶炼技术和金属工具。这将改写我国冶金技术史和工具制造史,并对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的原有结论产生极大冲击,使我们对中国文明史的认识上延几千年。
都邑与有巢氏假说
有巢氏是远古巢居的发明者,从凌家滩已经发掘的所有墓葬的随葬品中可以看出血缘氏族特征。从年代上看,他们处于有巢氏时代的晚期。
视频
凌家滩文化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安徽凌家滩遗址 四次考古发掘取得惊世成果,中国网, 2007-05-19
- ↑ 见证中华文明智慧的凌家滩玉器 ,搜狐,201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