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草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冰草属

中文学名:冰草属

拉丁学名:Agropyron

界:植物界

Agropyron Gaertn. 冰草属,禾本科,约15种,大都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寒带区域之高草原及沙地上;我国现知有5种、4变种及1变型。本属植物多为饲用价值很高的牧草,有些地区已将野生种试种栽培,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草场、建立人工草场有重要经济意义。

目录

植物形态

分布详述

下级分类

用途

病害

植物形态

多年生,根外常具砂套,通常不具根茎;秆仅具少数节,直立或基部常呈膝曲状。叶鞘紧密裹茎;叶舌膜质;叶片常内卷。穗状花序顶生,穗轴节间短缩,常密生毛,每节着生1枚小穗,顶生小穗常退化;小穗互相密接而呈覆瓦状,含3-11小花;颖具1-3脉(亦有具5-7脉者),两侧具宽膜质边缘,背部主脉形成明显的脊,先端具艺尖或短芒;外稃具5脉,中脉形成脊,尤以上部更为明显,先端常具芒尖或短芒,基盘明显;内稃略与外稃等长或稍长,先端常2裂;花药长为内稃之半。颖果与稃片粘合而不易脱落。

分布详述

冰草属植物多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草原区,集中分布在前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等一些国家。前苏联地跨欧亚两洲,是冰草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个种,拥有世界上的冰草种类。主要分布在前苏联欧洲部分的整个草原和南部森林草原地带、西伯利亚、伏尔加河中下游、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大部、远东和高加索以及哈萨克斯坦全部地区。蒙古人民共和国有个种,除荒漠植被外,几乎出现在所有天然植被当中。我国冰草属牧草资源比较丰富,已知的有个种、个变种和个变型。冰草属植物从东北草甸草原,经内蒙古、华北地区向西南呈带状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区,形成一个连续的分布区,遍布于我国的个省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以及黄河以北的干旱地区种类最多。其中内蒙古的分布种类最多,拥有几乎全部的国产冰草种及其种下单位,且分布密度最大。

下级分类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光穗冰草(变种)Agropyron cristatum (L. ) Gaertn. var. pectinatum (M. Bieb.) Roshev. ex B. Fedtsch.多花冰草(变种)Agropyron cristatum (L. ) Gaertn. var. pluriflorum H. L. Yang冰草(原变种)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 var. cristatum 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ex Link) Schult.毛沙生冰草(变种)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 Schult. var. pilosiusculum (Melderis) H.L. Yang沙生冰草(原变种)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ex Link) Schult. var. desertorum 根茎冰草Agropyron michnoi Roshev. 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沙芦草(原变种)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 var. mongolicum毛沙芦草(变种)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 var. villosum H. L. Yang 西伯利亚冰草Agropyron sibiricum (Willd.) P. Beauv.西伯利亚冰草(原变型)Agropyron sibiricum (Willd.) Beauv. form. sibiricum毛稃冰草(变型)Agropyron sibiricum (Willd.) Beauv. form. pubifiorum Roshev.

用途

本属植物多为饲用价值很高的牧草,有些地区已将野生种试种栽培,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草场、建立人工草场有重要经济意义。

病害[1]

冰草属有多种真菌性病害。为害比较严重病害主要是秆锈病、根腐病和一种细菌性病害。

冰草秆锈病

冰草秆锈病在吉林、内蒙古、河北、青海、新疆等省区均有发生。西伯利亚冰草、蒙古冰草、疏花冰草、粗尾冰草、毛冰草、饲料冰草等冰草属植物以及赖草属、燕麦属,雀麦属、披碱草属、偃麦草属、大麦属、鹅观草属等均受秆锈病为害。南方各省区禾本科牧草秆锈病发生报导不多。吉林的冰草秤锈病6月就发生,为害重。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8-9月杆诱为害较重。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8-9月秆锈为害较重。内蒙古西部以鹅观草、野大麦等受害严重。 症状植株地上部均可受侵染,但以茎秆和叶鞘受害为主。在受害部位出现较大的,长圆形疱斑。表皮破裂后,裸露出锈褐色的粉末状物,即病原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冬孢子堆着生于各部夏孢子堆附近,黑色,表皮破裂。

病原 禾秆诱菌为锈菌目、柄锈科、柄锈属的真菌。夏孢子单胞,长圆形、黄褐色,表面有小刺,有四个芽孔排在赤道上,具柄但易脱落,大小30-42×16-21微米;冬孢子棒状,双胞,分隔处缢缩,棕褐色,顶端圆形、圆锥形,顶壁厚7.5-12.5微米,孢子大小35-65×15-25微米,柄与孢子等长或稍长,最长者为孢子长的两倍。 禾秆诱菌根据寄生性差异可分成若干变种,侵染冰草的应为黑麦变种,但国内这方面缺乏研究。

发生规律禾柄锈菌为转主寄生菌,它的转主寄主是小蘖属和十大功劳属植物。禾本科牧草或麦类作物是该菌的主要受害者,在其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夏孢子在生长季节可重复侵染。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越冬后萌发产生的担子孢子侵染转主寄主。在转主寄主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又回到禾本科牧草或麦类作物上。另一种是以夏孢子经风传播完成侵染循环。夏孢子到南部较温暖的地方越冬,随着夏季到来向北传播。秆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据对小麦秆镑病的研究,发病适温为19-25℃。夏孢子萌发侵入以在夜晚结露,气温15.6-21.1℃时最好,而侵入后的发展,则以白天气温23.9-29.4℃时最好。因此,夜间凉爽结露,继之以晴天(气温上升),对病菌的侵入发展最为有利。在干早草原地区,以多雨年份或在有灌水条件的地方灌水多时,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措施参看羊草锈病防治措施。

冰草根腐病

禾本科牧草根腐病是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但发生在冰草上仅见吉林有报导。在吉林野大麦受害也较严重。此外,如草原看麦娘、羊草、无芒雀麦、雀麦、披碱草、老芒麦鸭茅、黑麦草、鹅观草等均发生根腐病。

症状种芽腐烂、苗枯、叶斑和叶枯等症状,有时亦引起穗枯。在冰草上最常见症状是在叶片两面出现椭圆形、褐色,胡麻斑状的病斑,严重时使叶片枯死,叶鞘上病斑不规则,黄褐色、无明显边缘,常多数汇合成云形。茎基部和根部腐烂,潮湿时病部出现黑色霉层。穗部受害多见坏死及白穗。

病原小麦根腐离蠕孢,异名:小麦根腐长蠕孢。有性世代;但在我国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根丛生,榄褐色,不分枝,直立或呈膝状弯曲,有3-7个隔膜,大小65.5-253.4×5.0-7.3微米;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近圆柱形,略弯曲,近中部较宽,两端渐窄顶钝圆,有2-8(13)个隔膜,榄褐色,大小29-97.3(112)×1418.3(23)微米,中部不突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随环境和寄主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发生规律小麦根腐病菌是一种仕生菌。病菌可以在土壤里的病戏组织中腐生,分生孢子可以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在病种子的黑胚中潜伏。土壤中的病残组织和带菌种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发病后,病斑上长出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根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冻害、干早、地下害虫为害等引起寄主生活力减弱或造成损伤,有利于病害发生。生长季节多两,湿度髙,气候温暖,有利病菌侵染地上部分。叶部、叶药和穗部发病较重。西北、华北地区气候干早不易结露,对地上部侵染不利。因此,一般情况下,叶斑和穗枯症状较少发生。

防治措施

1.冰草与豆科或其他非禾本科牧草轮作,减轻病害的为害。 2.清除田间病残体。 3.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3%退菌特或0.2%二硝散拌种。

冰草细菌性条斑病

条斑病主要发生于内蒙古的冰草、偃麦草和无芒雀麦等禾本科牧草上。有小麦、大麦黑颖病发生的地方,牧草上也有发病的可能。目前,这种病害对牧草为害似乎不严重;但病菌可以侵染大麦和小麦等,并造成较严重的损失。随着种草事业的发展和人工草地环境的改善,在牧草上也有造成严重为害的可能。

症状牧草返青后不久,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黄褐至深褐色条羝,水渍状,沿叶脉纵向扩展,有时呈不规则形的条状病斑。病斑有半透明区,有时表面可见菌浓或菌痂。病叶从尖端开始枯萎。若病害发生较早,叶片不能正常展开,使茎秆呈扭曲状,甚至不能抽穗。

病原小麦黑颖病细菌属假单胞细菌目、黄单胞秆菌属。细菌短秆状,有单极生鞭毛1根。菌体大小0.5-0.8×1.0-2.5米,格兰氏染色阴性。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腊黄色、有光泽的卤莅,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培养液中形成酸,不产生气,硝酸盐不还原。冰草、偃麦草和无芒雀麦上的病原细菌属禾谷类专化型。这个专化型用注射接种,侵染小麦、大麦、黑麦、偃麦草、冰草和无芒雀麦。用喷雾法接种,来自冰草和偃麦草的菌株不侵染无芒雀麦;而来自无芒雀麦的菌株也不侵染冰草。发生规律病害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种子。病原细菌在藏的小麦种子上可存活3年之久,在禾本科牧草种子上存活多久未见报道。病菌在种子发芽时侵入导管,最后到达穗部;并形成病斑。在感病的多年生本科牧草体内也可越冬。牧草返青后继续为害,在叶和茎部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细菌又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田间的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但低温会延迟寄主的生育期,也会加重病愤。

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最好建立无病留种田选图种子,或用适当措施进行种子处理,达到消除种子带菌的目的。 2.选育抗病品种。

参考资料

  1. 冰草属,百度,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