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沼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冰沼草

冰沼草(拉丁学名:Scheuchzeria palustris Linn.),沼生目、冰沼草科、冰沼草属多年生沼生草本。根茎横走,长15-30厘米。地上茎短,直立,节间短。叶基生或茎生,具开放叶鞘,鞘内生有多数长毛,鞘顶部具叶舌,叶舌长3-5毫米;基生叶直立,紧靠,长20-30厘米;茎生叶互生,对折,长2-13厘米,叶线形,半圆柱形而中实,上部筒状,先端近轴面有孔。总状花序短,顶生,具(3-)5(-12)花,花茎高12-30厘米,无毛。花两性;花梗长2-4毫米,基部具叶状苞片;花被片6,2轮,黄绿色,萼片状,外轮花被片宿存,内轮易枯萎、凋落;雄蕊6或多数,花药2室,外向,纵裂;心皮3(-6),基部稍合生。分产东北、青海、四川(西部)等地。生于沼泽和其他极湿处。分布于北半球较寒冷地区。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冰沼草
  • 拉丁学名:Scheuchzeria palustris Linn.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沼生目
  • 科:冰沼草科
  • 属:冰沼草属
  • 种:冰沼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沼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短根状茎上的匍匐茎长15-30厘米,基生叶直立而相互紧靠横走,长20-3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斜卧,具节。叶基生、茎生,具开放叶鞘,鞘内具长毛;茎生叶互生,叶片条形,近于半圆柱状,具叶舌。茎生叶长2-13厘米,叶舌长3-5毫米。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具花梗;花茎高12-30厘米,无毛;开花时花柄长2-4毫米,果柄长6-22毫米。,长5-7毫米。种子长3-4毫米。花期6-7月。花被片宿存;雄蕊6枚,分离;雌蕊3~6枚,基部多少合生。蓇葖果几无喙,向外微弯。种子小,无胚乳。3至6枚心皮,6枚花被裂片,黄绿色,排成总状花序,子房向上。每个果中含一至三枚淀粉丰富的种子。

生长环境

生于沼泽地带和其它极湿的地方。

分布范围

分布在北半球比较寒冷的地区,中国分布在东北和青海。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泽泻可以种子繁殖,分芽繁殖或块茎繁殖。一般应先培育种子,再育苗移栽。种子培育是将经过选择的种株挖出,用分芽繁殖或块茎繁殖另行栽培,收得成熟种子。 生长期约180天,其中苗期约30天左右,成株期约150天左右。种子成熟度不一,出苗有先后。种子经浸种后播,在气温30℃时,经一昼即可发芽;气温在28℃以上时,种子发芽至第一片真叶长出只需5-7天。秋季地上植株和地下块茎生长迅速,冬季生长极为缓慢。

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略带黏性、排灌方便的田块,育苗田播种前几天放干水。耕翻后,每亩施人腐熟堆肥3000千克,然后耙匀,作成宽1-1.2米的畦即可播种

播种育苗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48小时,晾干水气,与草木灰拌合。播放期 ,四川在6月中旬-7月上旬,福建在7月上旬,江西在7月下旬,撒播,5天左右,大部分萌芽。一般育苗1hm2,可栽种25hm2左右。移栽期一般在8月,选17-20cm的秋苗,按行株距(30-33)cm *(24-27)cm , 每穴栽苗一株,苗入泥中3-4cm。冬种泽泻宜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移栽。当苗高15厘米以上,具有6片-8片真叶即可移栽。每亩栽苗10000株-11000株。移栽时应该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3点以后进行、选择高约15厘米的粗壮苗,随起随栽,株行距25-30厘米,每1/15公顷栽苗7000-9000株。苗要栽正、栽稳、浅栽,一般以根部栽入泥土中即可。苗要浅栽入泥2-3厘米深,栽直、栽稳,定植后田间保持浅水勤灌。

田间管理扶苗补苗:定植后,于次日检查,发现倒伏的幼苗,应扶正;缺苗应补齐,确保全苗。除草追肥:泽泻在生长期间一般要耘田、除草、追肥3-4次。三者在同一时间内连续进行。灌溉排水:在生育期中宜浅水灌溉。移栽后保持水深2-3厘米,第二次耘田除草后经常保持水深3-7厘米,11月中旬以后,逐渐排于田水,进行烤田,以利采收。

主要用途

水沼草是有待开发利用的水生花卉。花虽不多,色泽不十分艳丽,但是叶片、株形比较好看,仍有观赏价值。由于野外种群数量很少,应注意保护。

保护现状

1999年8月4日,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

参考文献

  1.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冰沼草”,中国管科院红豆杉中心, 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