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冯国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冯国楣(1917年6月14日-2007年7月27日),男,江苏省宜兴人,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园艺学家,是昆明植物研究所创建者之一。

长期从事植物科学考察、采集及分类研究。早年扎根边疆云南,为开发云南的植物资源作出了贡献;是国内首次发现大树杜鹃的植物学家;协助筹建了昆明植物园

主编出版《中国植物志》39卷第二分册,《中国珍稀野生花卉》,《云南杜鹃花》日、中文版,《中国杜鹃花》中、英文版第一、二册,参加编著出版《云南山茶花》日、中、英文版,是国内外知名的杜鹃花专家和山茶花专家。

人物生平

冯国楣,字光宇,1917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冯国楣高中一年级时,因家庭经济拮据,辍学回家,在乡下夏茅小学任教。

1934年8月,由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当绘图员的堂叔冯澄如推荐,冯国楣被获准到庐山森林植物园当练习生,成为中国最早的一个正规植物园--庐山森林植物园的创建者之一。年仅17岁的冯国楣对一草一木都感兴趣,由于他勤奋和努力,1937年被提升为技佐。

1938年夏,日军入侵九江,庐山植物园被迫迁于云南丽江。同年7月,冯国楣随陈封怀等经长沙、贵阳到达昆明,11月随秦仁昌达到丽江,在丽江建设局院内租借了两间房屋作庐山植物园丽江工作站。自此以后的3年多时间里,冯国楣先后在丽江大理、鹤庆、剑川、中甸、德钦、维西、贡山等滇西北广大地区从事野生植物的调查与采集。后来由于经费紧缺,工作站业务被迫停顿,冯国楣遂于1944年7月又随秦仁昌到云南省金沙江森林管理处当技士(秦仁昌为林管处主任)。

1945年夏,林管处撤销,秦仁昌回昆明到云南大学林学系任教,冯国楣到国立丽江师范学校当教员,讲授博物及农艺。

1946年春,冯国楣回到昆明,为著名学者蔡希陶俞德浚所器重,被聘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农林植物所为中国科学院接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昆明工作站,冯国楣继续留任,除参加一些重要的资源植物考察外,继续从事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和昆明植物园的兴建工作。

1958年,昆明工作站升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冯国楣任植物园主任(至1978年),并兼任刚筹建的丽江高山植物园主任(后于1972年撤销)。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因病长期退职在家,至1981年去世,冯国楣工作之余,还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照管两个年幼的儿女。他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精心致力于植物学研究和植物园事业,并获得了一系列成果。

1954年编著出版了《云南的造林树》,1963年编著出版了《橡子》。

70年代末,他重点转向高山花卉的研究,多次到野外采集标本、拍摄照片、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相继编著出版了《云南杜鹃花》、《云南山茶花》、《中国杜鹃花》等大型图册,并发表了"丰富多彩的云南花卉资源"、"中国锦葵科植物的新种和新变种"、"云南杜鹃花属的新种和新变种"等学术论文20余篇。

1974-1990年间,冯国楣任云南省园艺学会第一、二、四届理事长,第三届副理事长;1980年起受聘为昆明市园林科研所名誉所长;
1986-1993年任中国杜鹃花协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2007年7月27日上午8时1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病逝,享年90岁

专业成就

在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成就为同行专家所公认。特别是对杜鹃花科、山茶科、五加科、锦葵科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澄清了许多名实混乱的问题,为植物分类和引种驯化奠定了基础。冯国楣先生长期致力于园林观赏植物研究,在对云南观赏植物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了云南八大名花的遴选。为找到我国珍稀树种--大树杜鹃,他曾三次组织人力、两次亲赴腾冲,深入到原始森林,终于於1981年找到了大树杜鹃[1]。冯国楣先生生前曾主编了《中国杜鹃花》1至3册、《中国珍稀濒危花卉》、中日文版的《云南杜鹃花》、《云南山茶花》等;参编了《中国植物、《中国花经》等重要专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主要著作

  1. 蔡希陶,冯国楣.云南植物拾零(一).植物分类学报.1951,1(2):189~199
  2. 冯国楣,冯汉英.云南的造林树.北京:中国科学院,1954
  3. 冯国楣,周俊等.橡子.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4. 冯国楣.云南植物调查和采集的历史回顾与前瞻.学术研究(自然科学版).1963(4):34~42
  5. 冯国楣.香飘万里——谈我省的芳香油植物资源.云南日报,1964-08-19
  6. 冯国楣,施宗明.云南山茶花植物学特性及花型分类的探讨.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二集.1996,105~116
  7. 冯国楣,李桓.兰属的一个新种.云南植物研究所.1980,2(3):334~336
  8. 冯国楣,谢立山.海南岛茶属的一个新种.云南植物研究.1980,2(4):424~426
  9. 冯国楣主编,许建昌、西川优子翻译.云南のシセケナグ,日本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1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编,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编集.冯国楣、夏丽芳、朱象鸿编著.许建昌、西川优子翻译.云南のツバキ
  11. 冯国楣,夏丽芳,朱象鸿.云南山茶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12. 冯国楣.中国锦葵科植物的新种和新变种.云南植物研究.1982
  13. 冯国楣.云南杜鹃花.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14. 冯国楣.中国杜鹃花属的新种和新变种.云南植物研究.1983,5(3):265~270
  15. 冯国楣,毛品一,何丕绪.云南植物拾零(三).云南植物研究.1984,6(1):67~72
  16. 冯国楣.中国植物志.四十九卷第二分册(锦葵科、木棉科、梧桐科、五桠果科、猕猴桃科、金莲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7. 冯国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编著.云南绿化造林手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8. 冯国楣,徐廷志.中国省沽油属一新种.云南植物研究.1984,6(4):395
  19. 冯国楣,夏丽芳,朱象鸿编著.管开云翻译.
  20. 冯国楣,杨增宏,云南杜鹃花属一新种.云南植物研究.1987,9(1):55~56
  21. 冯国楣.发挥云南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优势.云南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论文集.云南省科委等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52~163
  22. 冯国楣,俞德浚审校,中国杜鹃花.第一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3. 冯国楣,俞德浚审校,管开云翻译。
  24. 冯国楣,中国杜鹃花,第二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5. 冯国楣,中国珍稀野生花卉,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社会荣誉

冯国楣 昆明植物研究所创建者之一,首任昆明植物园主任。于1957年选为先进生产者出席云南省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12月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曾先后任中国花卉协会理事、中国杜鹃花协会首任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云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志编委、中国茶花协会名誉会长、云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云南省兰花协会理事长、昆明市园林科研所名誉所长。从事植物调查、采集、分类和引种驯化研究60余年,为中国植物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冯国楣先生长期坚持野外工作,共采集植物标本数万号,是中国植物学界在云南的四大著名采集家之一。 [2]

参考资料

  1. 陶犁編著. 趣聞雲南.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155–. GGKEY:69A02YBAXQU. 
  2. 茶花与科研传承_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