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冬日登山(黄龙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冬日登山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冬日登山》中国当代作家黄龙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冬日登山

冬日暖阳!山寒枝瘦。

时节轮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命年轮的递增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动,生命中坦诚人与自然的对话,放松心态,漫步林間,聆听鸟鸣涧风,远眺松青石黛,去聆听去感受不一样的烟火人生百态。《望岳》有句:“阴阳割昏晓”我今天找到了感觉,“一览众山小”但是没有,西望落日余晖处,还有更高的山脊,小儿子也脱口而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感慨。是啊!在宇宙万物之间,人类是渺小的,在星际空间里,我们更是不足挂齿,连一颗尘埃都不算吧,有人说,生命本无意义,这不敢苟同,生命的意义在于传承,在于把文化传播给下一代,爱是唯一能够改变的工具,漠视生命,戕害自然,毫无节制的对自然的索取,无异于自掘坟墓,有克制,有理性,才是人间正道!

记得去年此时,登上县公东五华里的凤凰山,俯瞰蜗居的小城,今年此时此刻,再次偷偷潜入山林,又目睹香山红叶一文描绘里才有的情节,华丽的词藻修饰就不要了,用孩子的一句: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就可以了,春花冬实,今年的秋天是在冬日的皇冠上慢条斯理的不肯褪去,就如同官员不肯退休,岁数改了又改,连入党都成了十八岁以下的了,你说可笑不可笑,植物是最忠实的粉丝,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它们的春花夏叶,秋色,冬藏就是四时最美的标志,人啊!应该向植物学习借鉴……

登山之文颇多,记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后两句常被后人引用。作者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目光,因为站在了最高的地方,这首诗情调高昂,气势宏伟,澎湃的诗情画意升华为人生哲理,表达了他高瞻远瞩、无畏无惧的胆识和胸襟。

优美与雄壮的自然风光无限好,这是美学定义的最诗意的话题,山水在人生旅途中会倍增无限乐趣。尤其是登山了,自古以来,就有登泰山小天下,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足亦证明,登山有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新认知,为暂时忘却尘世烦恼和旅途不快有了短暂释放。我认为登山的意义就如同人一生的脉络图,路回峰转,有崎岖不平,有万丈深渊,有砥砺如坦,有望远极目,更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享受,曾记得《游褒禅山记》也是宋八大家王安石之作,是他公元1054年,任舒州通判任满返汴京,路过安徽含山县,在此稍歇,游此地褒禅山后有感而发。其中有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以罕至焉。”古人仙哲观察天地自然,往往能启迪思维,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的不断探究,人世间最为奇特壮观、瑰丽怪异、非同寻常的景色,常在旅途遥远、人迹罕至的地方。他这些感叹,虽然只是一次偶然登山有感而发,却充满人生哲理,完全运用到求学问道、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领域中去。

记得是少年求学于豫东某平原县城,城里的同学都称我为“山晕”。至今回想起来一笑了之,曾游历东部平原之地,阡陌平直,却因村落交错,极目之不足千米,所见所闻犹如夏虫不可语冰,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而如今深处大山深处,坐拥一泓碧水,独享一方蓝天的我,可以做到登高望远,晴空之下,千百里尽收眼底,不曾晕过,晕是见识不足,晕是山里人胆大心细,不惧豺狼蛇禽,坦坦荡荡做人,安安分分事,此生无悔焉!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与登山仿佛,先人所谓的完美文字要有三要素:风头、猪肚、豹尾之说。然而有谁见过如此完美的结局么?谁不是带着希望降生,带着父辈的寄托望前行、带着遗憾走完一生一世。关于登山还有一则故事,一和尚带一女子等山,待登临某一座峰顶时,似乎达到最高境界,然而,和尚又指向西方云层之巅的万嵘群峰时,女子终于感叹到:忘川秋水仙山远,人生进退有行止。

登山,最好陪同心爱的人走完全程;跟朋友有一段平坦路段:携孩子拾级而上:和良师益友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月夜茶酒论平生。一山一世界,一水一春秋,山水有相逢,人间有冷暖,愿你所愿,一生无悔![1]

作者简介

黄龙江,河南淅川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