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位于北京市,地处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内,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归口管理。2011年8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农业部审查认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复评审,授权开展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与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业务,并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

目录

机构简介

现有专职检测人员17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3人;博士13人、硕士2人;室内实验场所1000平方米,配备ABI7500定量PCR仪、BIO-RAD Mycycler梯度PCR仪、BIOTEK酶标仪等先进配套仪器设备100余台(套);室外试验基地30公顷,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科研中试基地内,安全防范、隔离控制等设施条件配套齐全。

承检项目类别∕参数:玉米、大豆、水稻、油菜、棉花等及其产品的调控元件、标记基因、目的基因、构建特异性、转化事件特异性、外源蛋白等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目标性状、生存竞争能力、基因漂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环境安全评价指标等十九个类别的78个参数。

相关资讯

中挪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LowImpact学术交流视频会顺利召开

5月27日,由植保所刘新刚研究员和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of Bioeconomy Research, NIBIO)Marianne Stenr?d研究员共同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中挪农田典型农药暴露归趋、环境风险及其污染防控方案”(ChiNor solutions for Low Impact climate smart vegetable production with reduced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LowImpact”)学术交流视频会顺利召开。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国家处陈天金处长、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研究主管Per St?lnacke、植保所科技管理与国际合作处田芳副处长出席了会议。陈天金处长代表中方致开幕辞,感谢各位专家和全体参加人员的支持,特别感谢挪方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并简要回顾了中挪双方的合作历史,结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期待中挪双方未来在农产品和环境安全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会议邀请了来自中挪双方有关专家就典型农药暴露归趋、环境风险及其污染防控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2]。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周艳明博士、挪威项目官员Rannveig B? Fl?ystad、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Marit Almvik博士、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刘新刚研究员和朱丽珍博士分别作学术报告,并同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充分讨论。在农药大数据监测、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生态毒理作用机理以及污染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提升。田芳副处长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中挪双方项目人员付出的诸多努力,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后预祝项目在结题时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来自挪威研究理事会、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及植保所共计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通过本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中挪双方同行之间的深入国际合作,增强了植保所和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意识,并为今后深化双方的多领域、多层次交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中挪作物保护与农业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