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写春联的记忆(梁德荣)

《写春联的记忆》中国当代作家梁德荣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写春联的记忆

进了腊月,年味便一天天浓起来了。超市比赛似地营造喜庆气氛,步行街上也搭起了一个个卖春联的摊子,大红的对联往上一挂,火火的感觉便出来了。一些毛笔字写得好的师傅,又开始为客人量身定制各种春联。此情此景,不由得勾起我对春联的回忆。

在我的老家,过年写对联、贴对联,那是一点不能马虎的事。我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过着紧日子,因此,就都去找字好看的人免费写春联。我父亲没读过书,只能早早地去求三叔写对联。三叔是小学老师,毛笔字写得好看,每到过年,他就成了“大明星”,经常要忙到半夜才休息。

我读小学三年级时,班里开了毛笔字课,每星期一节课,老师教得认真,我们也学得积极,常常弄得脸上身上都是墨汁。父亲看到我脸上的墨 点,就会用他的大手用劲一抹,把墨点抹得更大,然后哈哈大笑着说:“墨水喝到肚子里去,就是你的了。”

我刚学会用毛笔的这年春节,父亲就要我写家里的对联。父亲事先准备好红纸,计算好了需要写几副对子,尽量做到量材使用,不浪费。他又从三叔那里选了常用的对联句子,如“神州山水秀,田野气象新”、“爆竹声声春讯早,桃符处处岁时新”等。我趴在饭桌上,研好墨,用一毛钱一支的毛笔,在裁好的红纸上写下了第一副对联。等墨一干,父亲便喜笑颜开地贴在了大门上。那歪歪扭扭的字,红艳艳的对联,映衬着父亲高兴的脸,直到今天,还清晰地装在我的心里。

农村人贴对联,不能有遗漏之处。大大小小的“福”字,每家都得要十几二十个,碗架、锅台、窗框、门框、米缸……都要一一贴到。谷仓, 要贴上“五谷丰登”;炕头,要贴上“身体健康”;墙上,要贴“抬头见喜”;猪、鸡、狗这些日日与人相伴的动物,也不能忘了,它们住的 窝、棚,都要贴上“六畜兴旺”。如此这般地一一贴下来,农家小院顿时变得亮堂起来。

年年岁岁,贴春联的习俗并没有改变。只是,大家已很少自己写对联了。街上卖的对联很美很精致,价格也不贵,看上去比手写的要好上许 多。然而,那些在乡村写对联的日子,沉淀着多少温暖和美好的情感啊。[1]

作者简介

梁德荣,笔名刘念、刘一念。祖籍福建武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