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门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门竹 |
中文学名:内门竹 拉丁学名:Drepanostachyum naibunens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镰序竹属 |
内门竹:别名,内份竹,恒春茶竿竹,拉丁文名:Drepanostachyum naibunense (Hayata) Keng f.禾本科、镰序竹属 竿高较纤细,上部垂悬,近似攀援状;节间光滑无毛,竿环隆起;竿节分多枝。箨鞘薄纸质,鞘口截平,背部疏被短毛,边缘无毛;箨耳微小,其上生棕色短缝毛;箨片细线形或呈锥状,易自箨鞘上脱离,无毛,边缘亦无毛。无毛;叶耳小,其上具数条棕色䍁毛;叶舌突出,圆弧形,被细柔毛;叶片呈窄披针形,先端渐细尖,基部楔形,并收缩成长为3-6毫米的叶柄,子房倒卵形,花柱短,帚刷状。果实未见。花期2月。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本种提示 [1]
形态特征
竿高3-6米,较纤细,径粗5-10毫米,上部垂悬,近似攀援状;节间光滑无毛,长12-28厘米,竿壁厚2-3毫米;竿环隆起;竿节分多枝。箨鞘薄纸质,鞘口截平,背部疏被短毛,边缘无毛;箨耳微小,其上生棕色短缝毛;箨片细线形或呈锥状,易自箨鞘上脱离,无毛,边缘亦无毛。末级小枝具(3) 5-7 (-10)叶;叶鞘长3-6厘米,无毛;叶耳小,其上具数条棕色䍁毛;叶舌突出,圆弧形,被细柔毛;叶片呈窄披针形,长 (3) 4-14厘米,宽5-12毫米,先端渐细尖,基部楔形,并收缩成长为3-6毫米的叶柄,叶缘密被小锯齿而粗糙,次脉3或4对,再次脉5-7条,小横脉不明显。花枝无叶,每节有2-10枚小穗簇生,在每簇的下方托有一组逐渐增大的卵形苞片;小穗柄纤细,长2-4厘米;小穗含3-6朵小花,全长2-4厘米;颖2,长圆形,长3-5毫米;外稃卵状长圆形,长10-12毫米,宽3-4毫米,7-11脉;内稃长7-11毫米,宽2-3毫米,背部2脊间具3或4脉,脊外至边缘各有3脉;鳞被表面被细柔毛;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短,柱头2,帚刷状。果实未见。花期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米的山区。
分布范围
台湾省南部屏东县内门村特产(模式标本产地),恒春半岛有零星栽培。
本种提示
因其分布较局限,故《台湾植物志》第5卷说它可能是输入的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