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内蒙新州博物馆

内蒙新州博物馆面积9360平方米,展厅面积5120平方米。从建设规模、展厅面积、藏品数量、历史内涵、文化特色、免费开放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县级国有博物馆的标准,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非国有博物馆。2013年6月被赤峰市委宣传部命名为赤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3月,被敖汉旗委、旗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是内蒙古财经大学和赤峰市教育学院确定的“校外实验研究基地”。2015年,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新州博物馆成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1]

目录

基本介绍

新州博物馆成立于2010年8月,是敖汉旗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新州博物馆拥有藏品5000余件(套),以敖汉地区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存为大宗,兼有辽金元明清等部分藏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新州博物馆总面积9360平方米,展厅面积5120平方米。从建设规模、展厅面积、藏品数量、历史内涵、文化特色、免费开放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县级国有博物馆的标准,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非国有博物馆。2013年6月被赤峰市委宣传部命名为赤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3月,被敖汉旗委、旗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是内蒙古财经大学和赤峰市教育学院确定的“校外实验研究基地”。2015年,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新州博物馆成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2018年新州博物馆加入中国博物馆协会,成为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2018年新州博物馆获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根据非国有博物馆特点,按照藏品材质,设置了石破天惊、圣土神辉、岁月留金、天地之灵4个展题,对敖汉地区历史文化特别是史前文明做了生动、客观、详细的介绍和诠释。同时,为了更加鲜明地展示新州博物馆的藏品特色,我们依据几年来潜心研究“红山玉源”取得的成果,以及馆藏敖汉地区蒙古族的文化遗存,精心设计打造了“红山玉源”和“敖汉部落”两个专题展览。

其中,“红山玉源”专题展,通过在敖汉地区采集的透闪石玉标本、红山文化时期玉坯料、红山文化玉器复仿品,红山文化玉器藏品展示,详细介绍了“敖汉玉”的发现过程,阐释了敖汉是红山玉器[2]制作重要玉源地的学术观点,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敖汉是红山文化中心区域的论断,为考古界开展红山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质佐证,同时,通过“敖汉玉”,展示了红山文化的博大与厚重,使观众在欣赏红山文化玉器的过程中,感受家乡历史文化魅力,增强历史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敖汉部落”专题展,是以明末清初成吉思汗后裔岱青杜棱创建敖汉部落的过程为主线,通过对敖汉札萨克、多罗郡等王府和民间蒙古民族的文化遗存展示,聚焦明万历八年(1580年)至民国38年(1949年)敖汉部落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向观众介绍、宣传敖汉人开发、建设家乡的奋斗历史,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

展厅展馆

展厅分布于1-3层楼,总展题为《新州古韵》,(加张宗彪的题词),展览以文物质地为单位。第一层展厅主要是展出石质文物,展题为《石破天惊》,展览面积为957平方米(不含序厅180平方米),可分为三部分内容:

1.石器:新石器时代(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五种史前文化)、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石器,主要反应原始农业松土工具的演变过程,同时展出反应狩猎业的细石器,还有少部分石质器皿及石磬等乐器。有一组夏家店上层文化铸造青铜器的石范,据称征于山湾子村,有合范、组范,主要赖铸造武器如剑、斧等。也包括辽金时代谷物加工工具,如石磨等。

2.石雕艺术器:有新石器时代的石雕动物、人物像,辽代的圆雕人物、石棺床围栏、石棺上的半浮雕线刻四神、花卉、动物等艺术品。最晚的为清代的石柱、建筑构件。

另外,木质大件文物如辽代彩绘木棺、清代的木雕象等也在一楼展厅展出,一是有助于辽代葬俗的直观反应,二是增加视觉效果。

二楼展厅主要展出的是陶瓷器,展题为《圣土神辉》,展出面积为1440平方米。

1.陶器:史前陶器重点是红山文化彩陶瓮,高达46厘米的彩陶瓮是新州博物馆建馆之初即2010年修复的第一件陶器,当时条件简陋,缺少工具,在租借的房屋里日夜兼程将其修复并整体绘色,现已成为国有博物馆借展的文物珍品。

2.瓷器:主要是辽瓷和宋瓷两大类。新入藏的辽代超大鸡冠壶(高达42厘米)和一对长颈瓶,尽管构不上辽瓷的精品,但也反应出辽瓷的特点之一,即有些器物的器形硕大。其次,缸瓦窑剔地填彩缠枝纹瓷罐、梅瓶,白瓷刻花把壶等,均为辽瓷中的上乘之作。

在展品中,见一组共8件彩绘胡人陶俑,多仅残存头部,头高3厘米左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男有光头梳辫者,有戴折沿帽者,多戴叠沿瓜棱帽,均蓄八字形胡髭。女像仅一件,梳发向后,头应有高帽已失。这是同出于一个地点的一组微雕式艺术像的作品。反应出辽代时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贸易的频繁往来、文化的广泛交融。敖汉旗曾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发现两处属粟特人的唐代墓葬,发现了海内外闻名的粟特银壶、突厥金带,表明在唐代这里就生活着中亚、西亚人。本世纪初,又在敖汉旗撒力巴乡水泉辽墓发现胡人乐舞纹的玉带一条,属和田青玉,做工也应是西域风格,有认为是泊来品。新州博物馆这组胡人陶俑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西关系史提供了新的证据。

宋瓷,是我馆藏品中的重点。一提到瓷器就会想到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展品中,除宋钧未见,其余四种均见其端,以定瓷为多,而定瓷中的紫定就有三件。釉色莹润,淡雅而又纯净细腻的淡青色釉面上布满了疏密不一的铁线金丝,是一种自然的美,堪称稀世之宝。

除了五大名窑外,尚见有越窑、磁州窑、耀州窑等民窑的制品,这为我们全面了解宋瓷提供了珍贵标本。

在二楼展厅中还开辟出500余平方米,(加照片2展题)专题展览《敖汉部落》。做为敖汉人就应该了解敖汉的历史,不仅了解敖汉旗的古代史,更要知道敖汉的由来。“敖汉部落”专题展力求达到这一目的。这个专题展首先得到了敖汉始祖岱青杜陵后裔——鲍氏家族的支持,普善寺四世葛根仁钦扎布还向我馆捐赠了传世袈裟、坐床等珍贵文物。专题展以近400年的敖汉部落史为主线,以四个王府和王陵、庙宇遗址为依托,以文物为依据,从而展现敖汉旗蒙古族对此区域的贡献。

展品中,有清代光绪官窑天球瓶等珍贵文物,有民族民俗文物如服饰、佩饰、药具、奶制品制作工具等,宗教文物有唐卡、佛龛、佛像等。

三楼主要展出玉器和金、银、铜等金属器。玉器的展题为《天地之灵》,展出面积为912平方米。主要是史前玉器,珍贵展品有红山文化玉龙、玉鸮、玉蚕等。辽代玉器有玉佩饰、玉人像、玛瑙马具、玛瑙臂鞲等。

金银器等金属类文物展厅的展题为《岁月留金》。展出面积为525平方米。主要展品有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兵器、装饰品;鲜卑时期的金、银带具等装饰;辽代的带具、冠饰、覆面;元代银酒具;各时代铜镜、印章、钱币等。

视频

内蒙新州博物馆 相关视频

新州古韵-内蒙古新州博物馆
新州古韵(新州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