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内史」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3: 行 13:
 
 汉初沿置,治所在长安县(今[[西安市]]北)。汉高帝九年后内史兼掌全国财经事务与京师地区,吕后二年至八年间始设治粟内史。[[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时分左、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分为京兆尹、右扶风,左内史为左冯翊。
 
 汉初沿置,治所在长安县(今[[西安市]]北)。汉高帝九年后内史兼掌全国财经事务与京师地区,吕后二年至八年间始设治粟内史。[[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时分左、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分为京兆尹、右扶风,左内史为左冯翊。
  
 隋代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沿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执掌中书省,即[[宰相]]。
+
 隋代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中书令为内史令。唐沿隋制,设内史,为正二品,执掌中书省,即[[宰相]]<ref>[https://www.sohu.com/a/323962585_120095216 狄仁杰担任的“内史”为何只是正三品?“内史”的职权有多大? ],搜狐,2019-06-30 </ref>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设立宦官机构,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设立宦官机构,名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旋改内史监为内使监,设令、丞、奉御、典簿,废内史不设。
行 23: 行 23:
 
 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封国并存的郡国制。封国分为王国、侯国两等。汉初,王国辖有多郡。王国设置的官员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内史等官均由诸侯王自己任命,内史仅次于丞相。
 
 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封国并存的郡国制。封国分为王国、侯国两等。汉初,王国辖有多郡。王国设置的官员有丞相、[[太傅]]、内史、中尉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内史等官均由诸侯王自己任命,内史仅次于丞相。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减王国封地,仅留一郡,诸侯王也丧失了治国权,丞相改称相,王国官员皆由朝廷任命。[[刘骜|汉成帝]]时,罢中尉,由内史兼掌中尉的职责。绥和元年(前8年),又罢内史,由相全权管理王国,相当于郡守。[[东汉]]初,恢复了内史等王国官吏的建制,不久之后又废除。
+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减王国封地,仅留一郡,诸侯王也丧失了治国权,丞相改称相,王国官员皆由朝廷任命<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3346700102xpbs.html 一首唐诗直言周敦颐的上承世系  ],新浪博客,2018-02-07 </ref> 。[[刘骜|汉成帝]]时,罢中尉,由内史兼掌中尉的职责。绥和元年(前8年),又罢内史,由相全权管理王国,相当于郡守。[[东汉]]初,恢复了内史等王国官吏的建制,不久之后又废除。
  
 
==视频==
 
==视频==

於 2020年8月4日 (二) 09:34 的最新修訂

內史,中央官制西周時開始設置,又稱作冊內史、作命內史,見西周金文。《周禮》謂為春官宗伯的屬官,掌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掌管策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書則讀之。春秋時周王尚沿用此制。踐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為侯伯」。清朝入關之初,置內史,相當於大學士。民國初年,總統袁世凱曾改秘書為內史,掌函牘。

中央官制

西周時開始設置,又稱作冊內史、作命內史,見西周金文。《周禮》謂為春官宗伯的屬官,掌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掌管策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書則讀之。春秋時周王尚沿用此制。踐士之盟,周襄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為侯伯」。

戰國時掌管「大內」之官。主官租賦與財務。《史記趙世家》記載徐越主張「節財儉用,察度功德」,趙烈侯任以為內史。《春律·倉律》:「入禾稼、芻稿,輒為廥籍,上內史。」《秦律·效律》:「至計而上廥籍內史。

秦代時因掌治京師,不稱郡。治所在咸陽縣(今陝西省咸陽市窯店鎮北),相當於後世的京兆尹,治理京師之地,還設有治粟內史,掌理國家財政,相當於大司農。

漢初沿置,治所在長安縣(今西安市北)。漢高帝九年後內史兼掌全國財經事務與京師地區,呂后二年至八年間始設治粟內史。漢景帝二年(前155年)時分左、右內史。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內史分為京兆尹、右扶風,左內史為左馮翊。

隋代改中書省為內史省,改中書令為內史令。唐沿隋制,設內史,為正二品,執掌中書省,即宰相[1]

朱元璋吳元年(1367年),設立宦官機構,名內史監,設監令、丞、奉御、內史、典簿。旋改內史監為內使監,設令、丞、奉御、典簿,廢內史不設。

清朝入關之初,置內史,相當於大學士。民國初年,總統袁世凱曾改秘書為內史,掌函牘。

漢朝

漢高帝劉邦建立漢朝後,改秦朝的郡縣制為郡縣、封國並存的郡國制。封國分為王國、侯國兩等。漢初,王國轄有多郡。王國設置的官員有丞相、太傅、內史、中尉等,太傅輔王,內史治國民,中尉掌武職,丞相統眾官。其中只有丞相由朝廷任命,內史等官均由諸侯王自己任命,內史僅次於丞相。

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削減王國封地,僅留一郡,諸侯王也喪失了治國權,丞相改稱相,王國官員皆由朝廷任命[2]漢成帝時,罷中尉,由內史兼掌中尉的職責。綏和元年(前8年),又罷內史,由相全權管理王國,相當於郡守。東漢初,恢復了內史等王國官吏的建制,不久之後又廢除。

視頻

內史 相關視頻

狄仁傑的「內史」形同宰相,為何只是正三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