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记(孟琼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养蚕记》是中国当代作家孟琼川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养蚕记
说到养蚕,我会感到很亲切,因为小时候我们家养过蚕,那是七十年代末。
那时候,生活物资很匮乏,大多数的家庭都是贫困的,即使生活在县城里也是一样,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并不大。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很多人家就把养蚕作为增收的途径之一。
那时候的我正上小学一年级,印象有点久远,所以印象不是很深。那时候的我对生活是懵懵懂懂的,对很多事就是有个大概印象,了解的不深入。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年年都养蚕,而且都是成功的,父母对养蚕很是上心。
我也加入其中,我能做的事就是采桑叶。我们家的门外有一大片较为开阔的地带,有几棵老桑树,长得很茂盛,枝干很粗壮。我大多在春天的时候采桑叶,每次采桑叶时,我都会在姐姐的帮助下爬到树杈上,伸长胳膊用小手捋桑叶,另一只手里挎着一个大竹篮子。桑树不是很高,所以我不感到害怕。每次我都尽可能地多采摘些,直到胳膊很酸时才住手。
蚕宝宝很能吃,一层密密的桑叶直接洒在上面,很快就如风卷残云般地被吃掉。蚕房里有六个圆形的竹篾子,上下三层,每层两个并排放着。喂蚕的时候,我喜欢站在竹篾子旁偷看,看蚕宝宝怎样吃桑叶,在一片窸窸窣窣的声响中盼着蚕宝宝快点长大。我亲眼目睹蚕宝宝从小黑点慢慢长成小毛虫,再目睹那些淡绿色的小毛虫慢慢长成白白胖胖的大毛虫。在一层层桑叶的喂养下,在蠕动中,蚕宝宝以惊人的速度长大,我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
蚕宝宝长大后就会结茧,结茧的时候蚕宝宝就停止吃桑叶了。父母一般不让我们进蚕房,怕我们惊扰了蚕宝宝。越是神秘,越是能激发我的好奇心,我总是趁父母没注意时偷偷跑进去看,蚕房里的温度明显比外面高,蚕宝宝爬在搭起的枝条上,没日没夜地吐丝。
一段时间后,蚕宝宝就完成了结茧,一个个椭圆形的白白的硬硬的壳把蚕宝宝包裹在里面。壳上缠绕着白白的亮亮的细细的丝,那样的蚕茧是上等货,一般总能卖出好价钱。等到蚕蛹化成蛾破茧而出后,收获的时候就到了。蚕茧收获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开心的时候,父母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我的心里更是高兴,因为我是有大功劳的,那些蚕宝宝是吃了我采的桑叶长大的。
我们家养蚕从未失败过,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养蚕技术高,另一方面就是桑叶的质量好而且充足,蚕宝宝总是长的很肥壮,结出的茧又白又大,散发出一股独特的味道,茧子很结实,有分量,有光泽,在阳光下发出丝丝亮光。上好的蚕茧是不愁销售的,不消等上一两天,那些白白胖胖的蚕茧就从家里消失了,换回了柴米油盐,甚至是我们的衣服鞋袜。
在我的眼里,养蚕是一项勤劳的工作,既需要技术也需要耐心,养蚕的过程还充满了乐趣,是家里的一件喜事,于我更是一件乐事。[1]
作者简介
孟琼川,女,江苏省泗阳县人,江苏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