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具是一个汉字,读音为jù,上下结构,部首为八。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具

拼音; jù

笔画数; 8

部首; 八

笔顺编号; 25111134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横横撇捺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分解: 具

笔顺编号: 25111134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横横撇捺

演变过程

词性

动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

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泛指准备,备办

备,办

如:具,供置也。--东汉·许慎《说文》

具,备也,办也。--《广韵》。

以食具告。--《仪礼·士相见礼》。

官备则具备。--《礼记·祭统》

寿为具召武帝显。--《汉书·何武传》

礼举仪具。--张衡《东京赋》

具器械。--《孙子·谋攻》

故人具鸡黍。--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二板已具。--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别具本章。--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具食(准备食物);具觞(备酒。觞:酒杯);具状(备办词状;写状子);具禀(备办上报的文件);具覆(备办回复的文件)

写,题

李具状求在狱。--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具草(拟稿,起草);具衔(题写官衔);知名不具;具结检验(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出具保证,以免对尸体、现场等进行检验)具备,

具乎其前。--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各具情态。--明·魏学洢《核舟记》

狱具矣。--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具寿(和尚的通称。师父呼弟子或长老呼少年和尚时常用。具有尽其寿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具眼(具有鉴别事物的见识和能力);具足(具备)


判决;定案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清·方苞《狱中杂记》。

名词

用具;器械

实战之具。--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奉生送死之具。--《史记·货殖列传》

虑患之具。--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具器食(用食具盛放的便餐);具理(瓶罐之类的器皿);农具;文具;刑具;卧具;茶具;道具;餐具;量具 才能;

才干

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干诚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酒席

今有贵客,为具召之。--《史记》

饭食

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则佐长者视具。--《礼记·内则》。

注:"馔也" 分曹携具。--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副词

完备;详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无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公子归自敝邑,将守宗侍庙。若器用不具,皆寡人之过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又如:具述(详细叙述);具言(详细说明);具考(详细推问);具论(详细讨论);具告(详细上告) 假借为"俱"。

都;全

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火烈具扬。神具醉止。--《诗·小雅·楚茨》

莫怨具庆。具馔于西塾。--《仪礼·士冠礼》

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发之。--《墨子·备梯》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荀子·修身》

具答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具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具对所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又如:具悉(完全了解);具然(自足的样子)

量词

用于表示尸体和某些器物的数量。如:一具尸体。一具阴沟里的尸体

用于舰船的鱼雷发射管,常以"具"作为数量单位。

词语

具保jùbǎo : 签署文书,负责担保;如:具保释放。

具备jùbèi ∶1.具有,拥有,如:有具备条件。

2.一切完备;齐备;如:条件尚不具备。

具尔jùěr :兄弟的代称。如: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行苇》

具结jùjié ∶ 1.置于保证书的约束下做某事(如出庭)。如:我要你具结不再妨害治安 。

2.书面正式提出(如在法庭上)保证书 。

3.旧时对于官署提出表示自己负责的文件。如:具结完案。

具领jùlǐng :备文领取。如:具领失物。

具名jùmíng :在文件、文本上签署姓名;如:由双方共同具名。

具庆jùqìng :父母均存。如:晨安厚卿亦在政府,父日华尚康宁,且具庆焉。--王明清《挥尘前录》

具体jùtǐ :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说得很具体;如:具体计划。

具体而微jùtǐérwēi :各部分大体具备而规模较小。语出于《孟子·公孙丑上》

如:亦雁荡具体而微。--宋·沈括《梦溪笔谈》

具文jùwén ∶1.空文;徒具形式而不起实际作用的规章制度。如:上计簿,具文而已。--《汉书·宣帝纪》;一纸具文。

2.备文;撰写文字;文词具备。如:直书其事,具文见意。--杜预《左传序》

具象jùxiàng 具有实象存在,与抽象相对。如:功利主义倾向在这小说里获得了逼真的具象化。

具有jùyǒu ∶1.拥有〖财产、附属物、属性或其他附属的特征等〗 。如:具有很大的耐心 。

2.拥有,保有。如:这场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具囿jùyòu :秦国畜养禽兽的猎场。在今陕西凤翔县境内。 如:秦之有具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八字部】具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6

《唐韵》其遇切《集韵》《韵会》衢遇切《正韵》忌遇切,$音惧。《说文》共置也。《广韵》备也,办也,器具也。《仪礼·馈食礼》东北面告濯具。《前汉·刘泽传》田生子请张卿临,亲修具。《注》师古曰:具,供具也。《荀子·王制篇》具具而王,具具而霸。《注》言具其所具也。

又与俱通。《诗·小雅》则具是违。《诗诂》俱也。

又姓。《左传》有具丙。

又《诗·小雅》尔牲则具。《注》居律反,音橘。

又《韵补》叶忌救切,求去声。《汉·马融·广成颂》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虞人植旍,猎者效具。车弊田罢,从入禁囿。[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