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茅台(陳心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兵團茅台》是中國當代作家陳心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兵團茅台
托木爾峰是天山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山頂常年積雪,托木爾峰腳下,有兵團一師的四團和英阿瓦提鄉。得益於天山的天然屏障和冰山雪水的灌溉,這裡稻菽豐稔、瓜果飄香。
援過疆的都知道托木爾峰酒好喝、有淵源。這酒穿越了歷史的風煙、領略過偉人的風采、具備了英雄的氣概、融入了三五九傳人的情懷。這酒是具有紅色基因的酒、是走向勝利的酒。據說,這酒是當年三五九旅的前身紅六軍團長征時,途徑貴州茅台鎮時,釀酒的師傅參加了紅軍,帶來的技術,然後到南泥灣,到天山腳下,越走越遠。並且,借着天山的雪水,越釀越醇。所以,這托木爾峰酒也被稱之為兵團茅台,相似於茅台的白瓷瓶包裝也是為貴州的茅台酒廠所認可。毛主席等數代偉人也都品嘗過這天山的兵團茅台。
托木爾峰酒不上頭在阿拉爾都口口相傳,一般正規的商場、超市都不上架,沒地方買,托木爾峰酒在援疆幹部人才間名聲也很大,我們還專門去過位於四團的托木爾峰酒廠參觀,酒廠設施比較簡陋,在那兒我們還嘗過兵團茅台的原漿酒,綿柔醇香。因為有了托木爾峰這個大靠山,所以在四團和英阿瓦提鄉,氣候宜人、水草豐美。外圍是高高的白楊林帶,間雜着柳林,阡陌縱橫間,綠野千層,稻浪萬重。雪水從天山融化,汩汩地匯聚成溪流,冰涼而清澈。凡溪流流過處,養育了野生的沙棘林,養育了青青草場。於是,藍天下,溪流邊,草叢中,林木間,牛羊成群,怡然自得。老鄉和職工的房前屋後,籬笆里種着桃子、杏子、蘋果、蔬菜,房門前是碧綠的葡萄架,遮天蔽日,帶來一片蔭涼,滿架葡萄沉沉垂着,綠的紫的,不用伸手都可以摘到。團場外是稻田、土豆田和杏園。團場裡面街道整潔,柳樹成蔭。四團有好山、有好景、有好水,自然也就有了好酒。
都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新疆因為地域原因,冬季寒冷而漫長.人們為了禦寒,不僅需要食用牛羊肉等一些高脂肪食物,還愛上了喝高度白酒。於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就成了新疆人的生活食俗。如此一來,大家只要與新疆人有交集,都會強烈地感受到新疆人的痛快仗義和正直,無論是生活中還是酒桌上,他們的揚脖"咕咚"喝酒,都是用茶杯去盛白酒,一瓶白酒只能倒個3大杯,當大家還沒進入狀態,地面早已鋪滿了空酒瓶子,如果你第一次去新疆,那必定會被如此場景給"震"住。
如果你去了新疆,參與了他們的酒局,你不難發現,新疆人的熱情豪爽,會展現地淋淋盡致。這不,大家第一大杯,都得端起全部喝下,這是當地的氣概和喝酒方式,也為當地的良好酒風。在新疆,不管你的酒量有多大,不管你以前是否喝過一杯,你一到這裡,就會有人拚命地向你敬酒。"酒"對於新疆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情感標準。喝酒越多,感情越深厚,越喝酒,關係越好。在新疆,無論招待什麼客人,第一個三個杯子都是要被端上來的,並且要讓所有的客人都喝光。等客人喝了三個杯子,宴會就會正式開始,然後,客人會輪流向主人敬酒,然後,就可以"打散彈"了,一般酒量的人很難不醉的。
同時,新疆人乾杯也與眾不同.因為酒桌比較大,所以採用"過電"的方式進行乾杯。也就是舉杯的時候,大家用酒杯碰一碰面前的桌子,濃濃的友情就此通過桌子傳遞,如此,便是新疆人辦事利索乾脆的地方。又比如在新疆奇台,人們講究喝"三巡酒"。俗話說:"煙酒不分家".在飲酒的時候,大家將煙盒作為衡量工具,分別平躺、橫放、站立3種高度,以此為刻度倒上3杯酒,必須遵從這種規定喝上三巡。如此反映出新疆人"就地取材"的聰明才智。
在新疆時,我每年都會寄些兵團茅台回家,讓老家的親朋好友嘗嘗。凡嘗過的都連連說好,有喝得酩酊大醉的,央我方便時再寄些來。現在若是新疆來客人了或是援友聚餐,酒還是非兵團茅台不喝。[1]
作者簡介
陳心忠,在《當代文學家》,《台州日報》,《塔里木日報》,《化學教育》等報刊雜誌發表文章8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