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兴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兴中镇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在普安县中部偏北。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其中苗、布依等民族占20.9%。辖1居委会、9村委会。1953年置罐子窑乡。1958年撤乡建兴中公社。1962年析建罐子窑、茅坪2公社。1984年改置罐子窑镇及茅坪乡。1992年茅坪乡并入罐子窑镇。有铅锌、铁、煤等矿藏。产油桐籽、花生等。镇人民政府驻地罐子窑,在盘水镇北11公里,卧牛坡西南部。人口 1 000,有汉、苗、彝、布依等民族。海拔1440米。旧时有陶瓷窑,故名。设农贸集市。有铅锌矿。普安-新窑公路经此。

2015年撤销罐子窑镇和窝沿乡新置,辖原罐子窑镇和原窝沿乡田坝村的行政区域。[1]

建制沿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属普安县兴仁里。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此设置驿站。民国3年(1914年)属普安县北区,33年为普安县兴中乡,35年为五区兴中乡。1950年1月设兴中乡;1950年7月置三区;1951年11月为三区兴中乡;1953年3月改称"第三区公所";1958年9月为兴中区先锋人民公社;1959年1月为兴中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同时下置海寨管理区;1961年8月为兴中区公所;1961年9月为兴中区罐子窑人民公社; 1968年1月为兴中区罐子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4月设兴中区公所; 1981年1月为罐子窑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7月设立兴中区罐子窑镇人民政府,辖6村;1992年1月,撤销兴中区公所,由罐子窑镇和茅坪乡的茅坪、小山坡、红卫等村合并置罐子窑镇人民政府,设置新光、茅坪、红岩3个管理区,辖9村;2007年9月,撤销3个管理区,将9村整合为4村1社区。

2015年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普安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罐子窑镇和窝沿乡,设置兴中镇,辖原罐子窑镇和原窝沿乡田坝村,兴中镇人民政府驻新光社区。

2015年6月1日,兴中镇正式授牌成立。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崧岿、小山坡、红岩、辣子树4个村和新光1个社区;下设61个村民小组,13个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59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9人,城镇化率10.09%。另有流动人口100人。总人口中,男性8546人,占53.63%;女性7388人,占46.37%;18岁以下4832人,占30.33%;18~35岁4521人,占 28.37%;35~60岁4884人,占30.65%;60岁以上1697人,占10.6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646人,占79.36%;有苗、彝、布依、回4个民族共3288人,占20.64%;其中苗族182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36%。2011年人口出生率9.96‰,人口死亡率2.32‰,人口自然增长率7.34‰。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总面积91平方千米。其中陆地90.67平方千米,占99.64%;水域0.33平方千米,占0.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5人。

截至2015年,兴中镇辖原罐子窑镇和原窝沿乡田坝村的行政区域,共1个社区、5个行政村,兴中镇人民政府驻新光社区。[2]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4°55′50″~105°01′30″,北纬25°37′44″~25°45′04″,地处县境北部偏西,东接白沙乡,南连窝沿乡,西与六盘水市盘县特区保基乡隔河相望,北与龙吟镇接壤。人民政府驻地新光社区,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1508,南距普安县城20千米。

气候特征

自然条件:最高海拔2033米,最低海拔981米,平均海拔1680米,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石山半石山多,气候差异大,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中小气候较为明显,年均气温14℃,≥10℃的年积温为4000-5300℃,无霜期234-235天,年降雨量1438.9mm。

植物资源

针叶林主要为云南松林,阔叶林为高山栲、青冈林,灌丛主要为火棘、小果蔷薇灌丛,灌草丛优势种为黄芒、野古草,人工植被有玉-油(麦)一年两熟旱地植被组合和稻-油(麦)一年两熟水田植被组合。

人口民族

辖区总人口159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9人,城镇化率10.09%。有苗、彝、布依、回4个民族共3288人,占20.64%;其中苗族182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36%。[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