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利号航空母舰(英文:USS Langley,CVL-27)为第六艘独立级轻航空母舰,从1943年至1947年在美国海军服役。1951年移交给法国海军,改名为拉法叶号(La Fayette,R96),并服役至1963年[1]。
目录
历史
兰利号是以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法戈号(USS Fargo,CL-85)的舰体改装而成。原名王冠点(USS Crown Point),为纪念被日军击沉的水上飞机供应舰兰利号(AV-3),遂于1942年11月13日改名为兰利号,“王冠点”则由CV-32继承。原始分类为舰队航空母舰,编号为CV-27,1943年7月15日舰级重分类时改称为小型航空母舰(small aircraft carrier,一般称为轻航空母舰 ),改编号为CVL-27。兰利号于1943年5月22日下水,由罗斯福总统——的特别助理哈利·霍普金斯(Harry L. Hopkins)——的第三任妻子路易丝·霍普金斯(Louise M. Hopkins)掷瓶。8月31日服役,首任舰长为威廉·迪伦(William M. “Gotch” Dillon)上校。
经过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试航后,兰利号于12月6日离开费城,并于次年1月19日抵达珍珠港。兰利号被编入第58特遣舰队(Task Force 58),并立即参与马绍尔群岛战役(又称为燧发枪行动,Operation Flintlock)。兰利号上的飞行大队从1944年1月29日到2月6日负责攻击沃杰(Wotje)与马洛拉普(Maloelap)的日军机场,以支援美军在瓜加林岛(Kwajalein)的登陆行动。接着再从2月10日至28日,支援并掩护艾尼威托克(Eniwetok)的登陆行动,并攻击马里亚纳群岛。经过短暂的休息保养之后,兰利号随TF 58从3月30日至4月1日,广泛地攻击了加罗林群岛上的日军基地。4月21日至24日,兰利号前往新几内亚以支援联军攻击荷兰地亚,并攻击了特鲁克岛。
6月7日,兰利号从马约罗环礁(Majuro Atoll)出发,参与马里亚纳群岛行动。行动中,兰利号上的飞行大队除了参与对塞班岛与泰尼安岛(Tinian)的攻击外,也参与了菲律宾海之役。8月29日,兰利号离开艾尼威托克,与TF 38(海尔赛已于8月份接管舰队指挥权,第五舰队改称第三舰队)于9月15日至20日一同攻击了培里留(Peleliu)与菲律宾,10月份参与了的对冲绳岛、吕宋与台湾的攻击,以及雷伊泰登陆行动。在10月24日至25日的莱特湾之役中,兰利号参与了对栗田健男的中央部队(西布延之役)与小泽治三郎的北方部队(恩干诺角之役)的攻击。11月份,兰利号持续支援美军攻击菲律宾的行动,直到12月1日,该舰才回到乌利西环礁(Ulithi Atoll)整补。
1945年1月,兰利号随TF 38进入南中国海,支援仁牙因湾战役[2],并攻击了台湾,中南半岛与中国沿海的日军基地。2月10日到3月18日,接着从3月23日到5月11日,该舰则分别攻击了东京与琉球,以及支援冲绳岛的登陆行动。兰利号结束冲绳岛行动后,就回到旧金山进行整修,8月8日回到珍珠港,并在当地直到日本投降。战后,她完成两次“魔毯行动”以载运太平洋战区的美军返回美国,11月15日起,又进行两次类似的任务,以载运美国驻欧洲的陆军部队返美。1946年5月31日,兰利号被编进大西洋后备舰队(Atlantic Reserve Fleet)的费城群(Philadelphia Group),然后在1947年2月11日除役。
视频
兰利号航空母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美国兰利号航空母舰,搜狐,2015-04-20
- ↑ 1945年1月9日盟军舰队炮轰日本帝国在仁牙因湾之据点:仁牙因湾战役 ,世界历史网,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