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區
六甲區位在曾文區的北方,是曾文區五區之一,於新營之東南,東接楠西,北連柳營,南鄰官田、西近下營,地形像一條巨龍,東西寬11.98公里,南北長4.4公里,東面屬中央山脈,山地佔總面積之大半,西屬嘉南平原,地勢平坦。氣候最高攝氏36.5度,最低7.5度,平均26.1度。
全區面積有67.5平方公里,地形巨龍蜿蜒,東部為山地,西部為平原,東西近十二公里,南北有四.四公里。
六甲區主要農產是稻米,本區製造業並不發達,本區主要以零售商店的一般性都市服務為主,服務範圍不僅及於本區,也及於週邊各區,因此商業活動活絡,由六甲商場之擁擠可見一斑。[1]
- 里別: 龜港里、七甲里、中社里、六甲里、水林里、王爺里、菁埔里、甲南里、甲東里、大丘里、二甲里
- 區長介紹
區 長:陳啓榮(CHEN CHI JUNG)
學 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區長的話:
六甲區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與景色優雅的「好所在」,我秉持黃市長的期許,帶領六甲區公所行政團隊以「做得更好」,勇於任事的態度來服務鄉親,要讓六甲區民均能「過得更好」,朝著「希望家園」的願景邁進。以下乃是本區區政發展方針:
1.提升區里生活品質
2.加強地方基層建設
3.營造廟會優質文化
4.做好防疫相關工作
5.關懷地方弱勢族群
6推廣教育文化產業
7.建構完善防災體系
8.強化機關橫向連繫
9.推動社區長照中心
10.發展社區文化營造
11.美化市容環境景觀[2]
自然環境
本區之命名據傳說乃三百六十年前,鄭氏時期鄭成功參軍陳永華駐軍在此,開墾荒地,最初開墾面積有二甲、六甲、七甲不等,於是以面積為村號,后遂沿稱為二甲、六甲、七甲等村合併為一鄉,六甲位屬中心,故稱為六甲鄉。
本區住民祖先大都來自福建,清領初期台灣隸屬福建省,設台府而分置三縣,本區隸屬諸羅縣赤山堡轄,清光緒二十年(1894)清日甲午戰爭,翌年,清國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清國將台灣割讓予日本,本區改為嘉義縣六甲警察置轄內,自明治33年(1900年)11月廢置廳,時改歸為鹽水港廳,當時稱為六甲區,明治41年(1908年)廢廳合縣,復改歸屬台南廳六甲支廳轄內,大正9年(1920年)10月1日地方制度改正,改為台南州曾文郡六甲庄,初代庄長主辦半地方自治行政以十四部落形成,迄至1945年二戰後,本鄉改為六甲鄉。
自日治時期開始「六甲」為地域名號,乃係當時,之所以合併二甲、六甲、七甲、為一支廳時,「六甲」位在中心地帶,故名。[3]
六甲區的歷史發展
六甲區的發展可源自於明朝鄭氏治台時期,鄭成功的愛將陳永華帶著部分福建移民來此地開墾,陸續開墾二甲、三甲、四甲、五甲、六甲和七甲等不同面積的土地並以此為村名,隸屬於諸羅縣赤山堡轄;西元1895年甲午戰爭台灣割讓給日本後,以六甲為行政中心將各村合併為一個支廳並設置警察署,1900年廢廳改為六甲區、歸入鹽水港廳管轄,1908年改隸為台南廳六甲支廳轄內,至1920年台灣總督府調整全台行政區域,設立六甲庄台南州曾文郡管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光復後改設台南縣六甲鄉,直至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及改制後,升格為六甲區並下轄12里至今。[4]
產業概況
特產
六甲區的特產,山區是桂竹、刺竹,平原則為稻米、洋菇和青果;近年「烏山頭水庫」內的「筍殼魚」,也成為區內名產。
現耕農地面積約2,668公頃,其中以水稻栽培面積最大,年種植面積約2,115公頃,產量約13,745公頃,近年來積極推良質米栽培,所生產越光良質米行全國各地。早期洋菇栽培更是享譽全國,除供國內需求外,並外銷美國及東南亞各國。
其次,柳丁及龍眼亦是本區重要農產之一,柳丁種植面積約504公頃,年產量15,200公噸。龍眼種植面積約375公頃,年產量3,673公噸,產區集中於王爺及大丘兩里。
製紅瓦(黑金返鄉)
日治時代,六甲區的二甲及七甲兩里,上百支煙囟齊冒白煙的景象,將六甲地區粉妝成一個基礎工業城,當時運送紅瓦的牛車絡繹於途。早期台灣嘉南平原的建築材料取之大自然,至於磚材的使用,傳說是自荷蘭時期,請中國福建磚匠,造窯燒磚建築城牆,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來台,參軍陳永華教民燒瓦建屋,台灣的磚瓦利用才擴展開來,而六甲區則為臺南市的『磚瓦之鄉』。
但是燒製紅瓦的過程相當繁雜,所費的時間前後長達五個月左右;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磚瓦的建築材料漸被取代,六甲窯業逐步走向黃昏,為了讓傳統沒落的產業留下一線生機,六甲地方人士下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計畫,結合地方資源,擬訂『黑金回春計畫』,企盼以文化來包裝磚窯業,讓窯業可以走過夕陽,迎接晨曦。
火鶴花
火鶴花為本區重要經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20餘公頃,為全國第2大栽培區,更是大台南之冠。栽培品種約20餘種,以邱比特及綠紅心為主要栽培品種,主要銷售管道為外銷日本,同時也深受國人喜愛,經過多年來農業研究單位及農民努力「台灣火鶴花」已成為有國際競爭力的花卉之一。
- 別稱:天南星佛焰包片、花燭、紅苞芋,分類屬南星科。
- 產地: 原產於哥倫比亞 ,屬熱帶性花卉、多年生草本。
- 含意:火鶴花代表的花語為燃燒的心、熱情、關懷、衷心的祝福。因花形優美,色彩豔麗,瓶插期長而受到消費者喜愛且為情人節、畢業季等重要節日之表徵花卉之一。
- 組織:六甲區農會火鶴花產銷班。
- 年產量及產值:年產量約380萬支,產值約1億元。
磚瓦
六甲的磚瓦發展可追溯至荷蘭時期,荷蘭人據台後興建安平古堡、赤崁樓皆為紅磚,一直到明鄭時期,磚瓦的生產漸漸成為六甲的重要產業,因此磚瓦製作的這項傳統產業,不只是六甲的特色,也是早期許多家庭賴以維生之所,更寫下台灣先民重要的文明發展史。
磚瓦的原料為黏土,而六甲的黏土緻密而結實,是造瓦燒磚的上好材料,故六甲區擁有全台灣最完整的磚瓦文化產業,可謂「磚瓦的故鄉」。
台灣鯛
六甲區台灣鯛養殖面積:本區養殖魚塭面積約210餘公頃,漁塭口數有四百六十餘口,其中台灣鯛養殖面積約有180餘公頃,乃台南市養殖台灣鯛主要產區之一。並於97年獲得瑞士ISO22000及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認証。年產值:約新台幣3億5千萬元。[5]
風景名勝
九品蓮花生態教育園區
研創者為林朕古先生,林朕古先生長年致力於蓮花的研究、探尋及創新,足跡踏遍世界,入園可欣賞園內栽植的美麗蓮花,種類眾多,不僅有詳細的解說能讓遊客了解關於蓮花的知識,還能吃到特色蓮花餐,也有許多蓮花產品可以選購。
六甲區多功能運動公園
六甲區多功能運動公園於民國102年開工,至民國103年3月竣工,於民國103年4月24日正式啟用,為六甲區主要的休閒運動公園,面積約有3.26公頃,其設施包含兒童遊樂區、運動設施、步道、沙灘排球場、廁所及管理室等,也有活動表演廣場、照明景觀、植栽綠化等。
林鳳營故事館
「林鳳營故事館」的前身為「林鳳營火車站道班房」,為日式風格的木造建築物。「道班房」係提供鐵道工作人員短暫居住及放置工具的場所,距今約有70餘年的歷史。
林鳳營火車站
林鳳營火車站建於昭和8年(1933年),為地上一層木造建築,典型的日治時期木造小車站,建物外觀為魚鱗板,基座為洗石子,且有舊式候車亭。於民國94年依據文化資產保護法公告為歷史建築。火車站前方的公車候車亭,以六甲火鶴花為設計概念,塑造出明亮新穎的特色景點及門面意象,亦為一大特色。
水林里可食性地景步道
緊臨嘉南大圳林鳳營支線旁,該處為嘉南農田水利會水利用地,於105年獲環保署「拔尖計畫」補助打造後,由水林社區環保志工共同營造維護,也讓里民認養種植蔬菜,因此而得名「可食性地景步道」,漫步其中,舉目可見快樂農夫愛心澆灌培植的鮮脆青葉。
鎮南宮後山步道
六甲鎮南宮仙公廟廟宇後方有「鎮南宮後山步道」(舊稱「赤山步道」),沿途可欣賞檸檬桉等樹林的美景,前行步道990公尺後,右行約2.4公里可至烏山頭水庫,左轉1.5公里可到達工研院南分院。藉由此步道能串聯鄰近景點,推薦給旅人前往一探究竟,站在步道上還能遠眺六甲景緻,看著南二高川流不息的車潮伴著落日,別有一番風味。
菁埔埤、落羽松
西元1930年,由六甲庄中社先民黃捷高自費建置的菁埔埤,歷史相當悠久。由林鳳營防牧所栽種於林鳳營牧場周圍的落羽松森林,在夏季是青翠面貌,到冬季落葉前則會披上紅色衣裳,景色優美。
赤山龍湖巖
赤山龍湖巖過是六甲區著名古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明鄭參軍陳永華所建,主祀觀世音菩薩,寺中共有四座大殿,廟宇內肅穆莊嚴,最後殿的法堂中典藏白聖老和尚從印度迎回的佛陀舍利,是赤山龍湖巖的鎮寺之寶。
工研院南分院
工研院南分院於民國94年10月14日開幕運作,與新竹本院連動,以創新技術與服務,配合整體區域產業發展政策,協助南台灣產業升級。六甲院區與烏山頭水庫比鄰,院區景緻怡人,強調開放、參與、交流。現規劃6大核心技術,朝國際一流前瞻科技研發中心邁進,並與產學密切合作,研發團隊進駐並經營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協助廠商創業育成。
蓮花世界
蓮花世界是一處私人闢設的蓮花研究中心與培植農園,主人為林森津博士,曾經榮獲十大傑出農村青年,從民國68年開始投入蓮花研究工作,已發現近300種的蓮花品種。
烏山頭湖境渡假會館
飯店 坐落在藍天綠地、水藍有氧的烏山頭水庫園區內,擁有著絕佳的自然環境與歷史背景,來此可乘單車漫遊於湖濱山色之間,感受水庫幽靜之美!欣賞百年南洋櫻花樹群,體驗八田與一技師歷經80年來的偉大工藝,讓人入山絕不空回。。住進會館,可遠眺水庫美景,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6]
視頻
「六甲趣~埤塘巡禮 」
「2020繽紛落羽松~浪漫曾文遊」懶人包
林鳳營故事館 完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