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饭店 (澳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六国饭店[1],(葡萄牙语:Restaurante Lok Kok),是澳门一家已结业的茶楼,位于十月初五街159号,南侧立面面向新马路。属澳门文物名录中的“具建筑艺术价值之楼宇”。
发展历史
- 1938年易名,与“冠男”及“大龙凤”鼎足而立,三者又与营地大街的“远来”并称“澳门四大茶楼”。“陈普洱,铁观音,龙井对银针……一盏清茶舒郁闷,几笼小点胜鲍参……”时值中日战争爆发,内地居民南下走难香港、澳门两地,新移民的涌入,为澳门增添强大生产力,这时“六国饭店”生意愈做愈旺,更是大时代下其中一个“英雄地”。战后百废待举,“咕喱佬”出了一身臭汗,在“六国饭店”翘起二郎腿品尝店内最著名“黯然叉烧饭”的情景,成为一时佳话。
- 1990年六国饭店结业,[2]此后内部荒废倒塌。虽然其后被评为“建筑文物”,惜缺乏保育已变成危楼;幸重建在即,“六国饭店”一段湮没的盛世文明史话,有望随著一砖一瓦的重新搭建,在澳门这座历史名城再次呈现。
- 2017年3月,文化局局长梁晓鸣指于2014年的检查中,发现外部亦已严重损毁。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生效,局方依法要求业权人按原样重建,并获对方同意。局方已完全同意重建方案,待工务局完成审批后即可展开工程。[3]
- 因为被文化局评为“不动产类别的具建筑艺术价值楼宇”,在楼高三层被层层绿色纱网包围的“六国饭店”,并不能引起过路途人及游客的注意。惟对澳门历史有涉猎的人均知,“六国饭店”虽然内部建筑早已倒塌,立面亦只靠外部几根支柱支撑,目前简单来说就是一幢危楼,但它的来头很大,在上世纪(1913年至1990年)这77年悠长岁月中,是澳门一座相当重要的历史文物地标。
- 2017年4月,有报章指六国饭店立面已被拆毁。[4]土地工务运输局局长李灿峰回应指,该地段未曾发出过任何工程准照,而业权人已向当局提交图则,当局亦已批则。强调六国饭店座落于受保护的建筑群之中,从规划、入则至批则阶段都要听取文化局具约束性意见。[5]
茶楼忆旧
当年“六国饭店”的叉烧饭最有名,当时茶楼点心出品主要分为咸点和甜点两类,咸点如雀肉鸡茸卖、鸳鸯卷凤凰、鲜虾茸竽角等;甜点有层皮鲜奶挞、星子莲茸包、冰肉豆沙包等。
六国饭店所供应的茶足令茶客所津津乐道,其中的茶有香和甜的优点。
- 香,就是茶香,六国饭店的茶叶一部分是从香港取货,一部分是从澳门英记茶庄取货。据英记茶庄的卢伯伯称,六国饭店取货的茶叶多是普洱、水仙、龙井等,而茶楼的茶是在夜晚先煮好,到早上客人一坐下时就可端上。
- 至于甜,是因为六国饭店的茶都是用山泉水泡溢的,员工伙记到二龙喉公园门口旁的龙头中取水,用以泡茶。茶叶香、泉水甜,就成为了六国饭店能为顾客提供好茶的要素。
又有不少香港电影在“六国饭店”取景,包括杨凡的《海上花》和洪金宝的《群龙戏凤》。另外,经典电视剧《上海滩》许文强出道第一幕“上海闸北”的镜头,原来就是在新马路取景!
名人墨宝
书有茶楼名称的牌匾由江太史所题,另外“气象万千”匾额则为南京海军部长张之英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