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八七水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七水灾 八七水灾台湾史上死亡与失踪人数最多的大水灾,共造成667人死亡、408人失踪、942人受伤,也是唯一一次,因水灾而由总统发布紧急命令的最重大水灾。

发生时间

八七水灾 原图来源
八七水灾泛滥区域图(图片来源:水利署网站) 原图来源

民国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八月七日,一个从台湾旁边擦身而过北上朝日本扑去的台风艾伦,吸引了位于东沙岛附近的热带性低气压进入台湾,形成强大的西南气流,大规模的雷阵雨持续地下著,其中,八月七日到九日三天的豪雨,更是为台湾西部沿海地区,从苗栗县、台中县、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嘉南平原各乡镇到高雄县市,带来空前严重的水患,这场造成台湾人民生命财产惨重损失的水灾,就是台湾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八七水灾”,也是台湾光复后第一次全岛性的共同天然灾难记忆。

根据当时的报导指出,暴雨集中在七、八、九三天,其中以七日的雨量最多,依照气象局的统计资料,当日全台湾降雨量超过五百公釐的地方超过十五处,主要集中在苗栗、丰原、芬园、乌溪上游、斗六及阿里山等地,各地纷纷宣布进入紧急状况,但越涨越高的洪水却如脱缰的野马般四处为虐,灾情频传。

大水淹没彰化附近农田 原图来源
大肚溪铁桥被大水冲断 原图来源
摧残后的彰化车站 原图来源

范围

从事后专家学者的研究检讨当中发现,“八七水灾”之所以为台湾地区带来空前的重创,一方面除了旺盛西南气流带来的豪雨过于巨大、过于集中,台湾的土质地形难以承受之外,二方面是因当时的讯息流通管道不足,而且缺乏环境保护及防灾的观念,应变不及,因而使得水患蔓延至十三个县市,一发不可收拾。

灾情

在各地传出的灾情中,交通方面以新竹台南间的铁公路受灾情形最为严重,计有两百九十七处铁路受损,平均每公里都有灾情传出,几乎可以用“柔肠寸断”来形容。此外,大肚溪更因铁公路桥梁改变了水流水理的运行模式,主流分流于南北两岸,堤防因而被冲毁,造成彰化一带纵贯线铁路以西的市区全部泡在水中,彰化市郊乃至和美、线西的农田完全被溪水沙压冲毁,大肚溪铁公路桥梁也承受不住河水水位而毁坏,南北交通全面停摆,各地电信也多处中断,台中、台南及嘉义机场都宣布关闭。

军民抢修乌日溪铁路路基 原图来源
蒋介石总统巡视灾区 原图来源

两三天后灾情陆续被报导出来,指各地的农田、房屋被大水冲毁无数,死伤惨重,还有许多灾民站在洪水中无助地望著家园被大水冲失的照片,以及痛失亲人的悲惨故事,造成国内外各界极大的震撼与关切,中央政府方面意识到中南部的灾情非同小可,因而紧急调派军方支援全力救灾,并加开了六十架次飞机来解决南北交通联系问题,空军总部也派出多架飞机航行于台北、台中、嘉义之间运送旅客,货运方面则指派台航公司与海军中型登陆舰(LSM),作为临时运送基隆与高雄间长程货运与旅客运输之用。

水淹中南部 原图来源

救灾补助

八月十二日,台湾省政府经蒋总统指示,紧急拨款八百万元救济灾民,死亡者每人救济金一千元、失踪者七百元、重伤者五百元,房屋全倒者每户救济金四百元、半倒者每户两百元,而各县市医疗团队及各服务队也都全力投入救灾工作,许多灾民收容所立即被成立,包括地势较高的学校以及台中烟厂等地方都被改成收容所,以容置越来越多无家可归的灾民,根据后来的统计,当时有十八万名灾民在各地收容所接受救济,后来有十四万多人陆续返家,但仍有三万多人因无家可归,被迫继续留在收容所内。

另外,受到重创的铁路交通,尤其是竹南到民雄段,铁路局更是彻夜抢修紧急便道,并且透过省交通处成立“水灾水陆运输配合小组”,进行临时性的铁公路联合运输,其方式是若要从台北前往高雄,必须先从台北搭乘火车到新竹转公路局客运前往台中,再从台中搭接驳车通过紧急抢修通车的大肚溪公路桥到彰化,再转搭路基刚修复完成的纵贯线铁路继续前往高雄。

一篇刊载在《台糖通讯》中的文章,便是一名循著类似接驳途径,从台北要回去南部的台糖员工沿途所见的水灾景象:“循海线过南势后,渐见路面经水渍损坏,车速减缓,时感颠簸,两旁稻田堆积沙泥形成旱田,仅少许禾头透露…迨过通宵,傍山沿海而行…沿途灾情越见惨重,溪旁的大树连根拔起,农田变成一片污泥,墙倾壁倒,庐舍荡然,令人怵目惊心…进入彰化市区,房屋倒塌很多,路旁垃圾堆积,臭味触鼻…”

灾后重建

八月十三日,省主席周至柔宣布第一阶段的紧急救灾工作告一段落,接著将展开灾区重建阶段。而根据周至柔报告的水患最后受灾结果,总计这次“八七水灾”一共造成六百六十七人死亡、四百零八人失踪、九百四十二人受伤,房屋损失部分,全倒两万七千四百六十六间、半倒一万八千三百零三间,农地损失总面积高达十三万六千五百四十二公顷,全部灾民超过二十四万人,各项损失总计超过新台币三十五亿元,约占当时年国民所得金额的百分之十一,对整体民生经济造成重大的冲击影响。

国际援助

为了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行,国际社会适时伸出了援手,其中美国政府便提供了近千万元新台币作为协助重建的经费,政府则将这笔救助款项用于灾区医疗及发放给灾户面粉和食米等各个方面,另外,各地华侨也在各侨居地发起募款活动,将募捐所得交由政府作为救灾之用;国内方面,除了直接负责救灾的省府各厅处外,蒋介石总统则和其子蒋经国等人也于八月三十日亲自前往中部灾区巡视,指示各项灾后重建的工作,并依照“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颁布“总统紧急处分令”,采行多项筹募善后重建的经费。

加税捐款

台湾银行发行八七水灾储蓄重建劵 原图来源
台湾银行发行八七水灾储蓄重建劵 原图来源

许多人都还记得,在那个灾后重建的年代,各种加税及筹措财源的手段可说是琳琅满目,包括附增“水灾复兴建设捐”、营利事业所得税附加百分之十五、综合所得税附加百分之三十、屠宰税附加百分之三十、台北等五个城市的电影票每张加收娱乐税一至二元、各地宴席税附加百分之三十、地价税与田赋皆附加百分之四十、房屋税和证照、货物税等亦附加百分之三十,而公有及私用小客车、电费、电话费、铁公路客运票价等也都一律附加“水灾复兴建设捐”,还由台湾银行发行十二期的“八七水灾复兴建设有奖储蓄券”,每张面额十元,每期特奖金额四十万元。不过,虽然税赋突然加重,但是人民仍能咬紧牙关,配合政府一起共渡国难。

影响

总之,“八七水灾”不仅是台湾六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力的重创,也不仅造成国内外政治社会情势的紧张,这场天灾同时也使得全民都直接、间接地参与到救灾及重建的工作当中,从某个方面来讲,因为这场空前的灾难,使得台湾人民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都产生了一种“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许许多多的救灾故事中,更将族群之间潜藏、紧绷的对立冲突中和、柔化,一股蓬勃复苏的旺盛活力,也很快地将台湾带进五十年代经济起飞的历史进程中,摆脱了那场大洪水的梦魇。

相关影片

Formosa Flood Disaster (1959)
20190802 台湾记事簿 [ 八七水灾60周年 ]
当年八七水灾..水淹三层楼、四处是浮尸
八七水灾忆当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