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兔耳草,中药名。为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兔耳草Lagotis glauca Gaertn.、大萼兔耳草Lagotis clarkei Hook. f.、全缘兔耳草Lagotis integra W. W. Smith、圆穗兔耳草Lagotis ramalana Batalin、短筒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的全草。[1]

目录

分布区域

植物兔耳草,分布于我国西藏附近;植物大萼兔耳草,分布于我国西藏南部(亚东,巴里山);植物全缘兔耳草,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青海西南部;植物圆穗兔耳草,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四川西北部及西藏等地;植物短筒兔耳草,分布于我国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西藏等地。

形态特性

兔耳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0~30(~40)㎝。根状茎斜走或平卧,肉质,长达4㎝;根多条,细长,长约5~8㎝,有少数须根。茎单条,粗壮,直立或上部略弯曲,较叶长。基生叶2~4片,叶柄长3~4(~12)㎝,扁平,狭翅,基部扩大成鞘状;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肉质稍肥厚,约与叶柄等长,顶端钝,有短突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具稀疏不明显的波状齿;
1、大萼兔耳草,为多年生草本,高约15~20(30)cm。根状茎粗壮,多横走,直径约7~12mm,根多数,条形,簇生,根颈外无残留的老叶柄。茎1~2条,肥壮,蜿蜒状上升,长超出于叶。基生叶多数,莲座状,叶柄长约4~7cm,边缘有翅,基部扩大成鞘状;叶片卵形至卵状矩圆形,干时近革质,长约4~9cm,顶端渐尖或钝,少有凸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茎生叶多数,近无柄,与基生叶相似而较小,生花序下。
2、全缘兔耳草,多年生草本,高7~30(50)cm。根状茎伸长或短缩,肥厚,黄色,长达6cm;根多数,条形,簇生,长可达16cm,直径约1~2mm,有少数须根。
3、圆穗兔耳草,为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约5~8cm。根状茎斜走,长达5cm;根多数,条形,肉质,长可达15cm以上。叶3~6片,全部基生;叶柄长1~3(5)cm,扁平,翅宽,基部鞘状扩张;叶片卵形,与叶柄近等长,顶端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齿。
4、短筒兔耳草,为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约5~15cm。根状茎斜走,粗短,肉质,多节,节上发出多数条状侧根,长可达10cm,直径约1~1.5mm,须根少;根颈外常有残留的鳞鞘状老叶柄。茎1~2(3)条,直立或蜿蜒状上升,较叶长。基生叶4~7片,具长柄,柄长2~5(6.5)cm,略扁平,有窄翅;叶片卵形至卵状矩圆形,质地较厚,长1.6~4(6)cm,顶端钝或圆形,基部宽楔形至亚心形,边缘有深浅多变的圆齿,少近于全缘;茎生叶多数,生于花序附近,有短柄或近于无柄,与基生叶同形而较小。[2]

生长环境

1、兔耳草,生于海拔540~2500米的山坡林下、沟边或草坡
2、大萼兔耳草,生于海拔4600~5300米的高山灌木隙地及高山草地。
3、全缘兔耳草,生于海拔3200~4800米的高山草地及高山针叶林下。
4、圆穗兔耳草,生于海拔4000~5300米的高山草地。
5、短筒兔耳草,生于海拔3000~4420米的高山草地及多砂砾的坡地上。

入药部位

植物兔耳草、大萼兔耳草、全缘兔耳草、圆穗兔耳草及短筒兔耳草的全草。

主治

慢性肝炎肾炎,肺脓肿,肺痨咳嗽,高血压,乳腺癌月经不调,全身发热,湿热泻痢,动脉粥样硬化症,霍乱伤寒黄疸目赤,综合性毒物中毒。

功效

清热解毒,降压,调经。

性味

味苦、甘,性寒。

归经

入肝、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5~10g;或研末吞服,或浸酒饮服。

药理作用

1、抗溃疡作用。
2、镇静作用。

炮制

采集加工:7~9月采集带根状茎的全草,洗净,切段,晒干。[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