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兔耳草,中藥名。為玄參科兔耳草屬植物兔耳草Lagotis glauca Gaertn.、大萼兔耳草Lagotis clarkei Hook. f.、全緣兔耳草Lagotis integra W. W. Smith、圓穗兔耳草Lagotis ramalana Batalin、短筒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的全草。[1]

目錄

分布區域

植物兔耳草,分布於我國西藏附近;植物大萼兔耳草,分布於我國西藏南部(亞東,巴里山);植物全緣兔耳草,分布於我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西藏東部及青海西南部;植物圓穗兔耳草,分布於我國甘肅、青海、四川西北部及西藏等地;植物短筒兔耳草,分布於我國甘肅西南部、青海東部及西藏等地。

形態特性

兔耳草,為多年生草本,高10~30(~40)㎝。根狀莖斜走或平臥,肉質,長達4㎝;根多條,細長,長約5~8㎝,有少數鬚根。莖單條,粗壯,直立或上部略彎曲,較葉長。基生葉2~4片,葉柄長3~4(~12)㎝,扁平,狹翅,基部擴大成鞘狀;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肉質稍肥厚,約與葉柄等長,頂端鈍,有短突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具稀疏不明顯的波狀齒;
1、大萼兔耳草,為多年生草本,高約15~20(30)cm。根狀莖粗壯,多橫走,直徑約7~12mm,根多數,條形,簇生,根頸外無殘留的老葉柄。莖1~2條,肥壯,蜿蜒狀上升,長超出於葉。基生葉多數,蓮座狀,葉柄長約4~7cm,邊緣有翅,基部擴大成鞘狀;葉片卵形至卵狀矩圓形,干時近革質,長約4~9cm,頂端漸尖或鈍,少有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莖生葉多數,近無柄,與基生葉相似而較小,生花序下。
2、全緣兔耳草,多年生草本,高7~30(50)cm。根狀莖伸長或短縮,肥厚,黃色,長達6cm;根多數,條形,簇生,長可達16cm,直徑約1~2mm,有少數鬚根。
3、圓穗兔耳草,為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約5~8cm。根狀莖斜走,長達5cm;根多數,條形,肉質,長可達15cm以上。葉3~6片,全部基生;葉柄長1~3(5)cm,扁平,翅寬,基部鞘狀擴張;葉片卵形,與葉柄近等長,頂端圓鈍,基部寬楔形,邊緣具圓齒。
4、短筒兔耳草,為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約5~15cm。根狀莖斜走,粗短,肉質,多節,節上發出多數條狀側根,長可達10cm,直徑約1~1.5mm,鬚根少;根頸外常有殘留的鱗鞘狀老葉柄。莖1~2(3)條,直立或蜿蜒狀上升,較葉長。基生葉4~7片,具長柄,柄長2~5(6.5)cm,略扁平,有窄翅;葉片卵形至卵狀矩圓形,質地較厚,長1.6~4(6)cm,頂端鈍或圓形,基部寬楔形至亞心形,邊緣有深淺多變的圓齒,少近於全緣;莖生葉多數,生於花序附近,有短柄或近於無柄,與基生葉同形而較小。[2]

生長環境

1、兔耳草,生於海拔540~2500米的山坡林下、溝邊或草坡
2、大萼兔耳草,生於海拔4600~5300米的高山灌木隙地及高山草地。
3、全緣兔耳草,生於海拔3200~4800米的高山草地及高山針葉林下。
4、圓穗兔耳草,生於海拔4000~5300米的高山草地。
5、短筒兔耳草,生於海拔3000~4420米的高山草地及多砂礫的坡地上。

入藥部位

植物兔耳草、大萼兔耳草、全緣兔耳草、圓穗兔耳草及短筒兔耳草的全草。

主治

慢性肝炎腎炎,肺膿腫,肺癆咳嗽,高血壓,乳腺癌月經不調,全身發熱,濕熱瀉痢,動脈粥樣硬化症,霍亂傷寒黃疸目赤,綜合性毒物中毒。

功效

清熱解毒,降壓,調經。

性味

味苦、甘,性寒。

歸經

入肝、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5~10g;或研末吞服,或浸酒飲服。

藥理作用

1、抗潰瘍作用。
2、鎮靜作用。

炮製

採集加工:7~9月採集帶根狀莖的全草,洗淨,切段,曬乾。[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