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衝板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俯衝板塊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兩個板塊相遇時,一個板塊下插到另一相對被動的板塊之下,這個下插板塊就是俯衝板塊。在通常情況下,俯衝板塊是指由洋殼組成的大洋板塊。因為洋殼由硅鎂質物質構成,密度較大,相對於陸殼而言更易下沉。
板塊俯衝是指一個岩石圈板塊的全部或一部分向下潛入相鄰的另一個岩石圈板塊之下,包括B型俯衝、A型俯衝和C型俯衝三種類型,它們之間的特徵具有明顯的差別。
A型俯衝作用往往發生於伴生的B型俯衝作用之後或同時。A型俯衝作用會導致山系後方擠壓和地殼縮短,沿俯衝帶出現疊瓦狀逆沖帶和複雜的推覆體,並伴隨前陸盆地生成。
是指大洋岩石圈板塊在島弧或山弧外側的海溝處向大陸岩石圈板塊或另一個大洋岩石圈板塊之下的俯衝消減作用。B型俯衝表現為從海溝向島弧或向大陸震源深度增加,構成一條面狀震源傾斜帶,即貝尼奧夫帶,在構造上則是一條巨大的俯衝斷裂帶。B型俯衝是以貝尼奧夫(H.Benioff)的名字命名的。
C型俯衝是指內陸盆地邊緣坳陷向古老造山帶之下的俯衝作用,之所以稱為C型俯衝是因為這類俯衝在中國內陸的發育最典型。c型俯衝表現為早期為正斷層,後期轉化為逆斷層,成為盆地坳陷邊緣向山系潛滑的俯衝斷層。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