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勺子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信陽勺子饃 |
勺子饃是河南信陽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從武漢江岸碼頭興起,
當地叫「面窩」深受群眾喜愛。因製作時須用兩把特製的鐵勺,所以叫勺子模,開封小吃街上有經營。
中文名信陽勺子饃
主 料大米、黃豆
原料
大米、黃豆(原料配為10:1,即5公斤大米加500克黃豆)、輔料為蘿蔔絲、黃豆芽、蔥、姜、鹽、五香粉,
其用量可根據各人口味而定,還要準備炸制用的食油。
工具準備
要採取特製的凸底長把鐵勺兩把(與一般鐵勺大小差不多)。
先將大米和黃豆浸泡,混合磨漿。再加入紅、白蘿蔔絲、黃豆芽、蔥、姜、五香粉等,調成稀糊狀,
將稀糊分別盛入鐵勺內,中扒一小洞,連同鐵勺放入七成熱的油鍋內炸制,稍許片刻,稀糊凝固成塊,
脫離鐵勺,浮出油麵,待炸至柿黃色時,即可撈出食用。
食品特點
大米、黃豆制麵漿,配以紅白蘿蔔絲、黃豆芽,加多種調料,攪成稀糊,盛入鐵勺,用熱油煎炸,熱食。
呈餅狀,邊厚中薄,外焦內軟,咸中微辣,五香濃郁。外焦里軟,
咸香利口,既是主食,也可當副食,適宜早點和夜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