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侯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字號 所處時代 出生地 代表作品
侯蒙 元功 北宋 密州高密 臨江仙

人物介紹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屬山東)人。進士及第,調寶雞尉,知柏鄉縣,徙襄邑。擢監察御史,進殿中侍御史。宋徽宗崇寧間上疏論十事,遷侍御史,改戶部尚書。大觀四年,除同知樞密院事(《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二),進尚書左丞。政和六年,為中書侍郎(同上書)。次年十月,罷知亳州,徙知東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諡文穆。侯蒙年過三十始登第,有輕薄子畫其形於紙鳶以戲之,蒙賦《臨江仙[1]》詞以答。《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一首。《全宋文》卷二七0四收其文四篇。事跡見《宋史》卷三五一本傳。

人物生平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縣人。還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就有好的名聲,為正義的事情急於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難的人,有時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進士後,調任寶雞縣尉,後來又任柏鄉縣知縣。百姓打官司都是當庭判決,受罰的人都沒有任何怨言。轉運使黃湜聽到他的名聲,要推薦他,叫他到衙署稟報事情,侯蒙因越過了自己的縣境而不肯前往。黃湜很生氣,一天巡視柏鄉縣,審閱文書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獲罪;發現一點瑕疵都沒有,這才以賓客之禮接見他,說:「您真是能幹的吏員啊。」黃湜便率領各位使者一起推薦他。

鎮守西部的將領高永年被羌人殺死了,皇帝很生氣,親自寫了五路將帥劉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泰州逮捕他們治罪。已經出發了,又授予他給事中職銜。侯蒙到了泰州,劉仲武等穿着囚服聽候命令,侯蒙向他們說明:「你們都是一方的侯伯,無須讓獄吏侮辱你們,只管按實情回答。」案件判定的結論還沒有報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說:「當年漢武帝殺了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縊而死使晉侯高興,孔明去世使蜀國的地位變輕了。如今羌人殺了我們一個都護,卻使十八員將領因此而死,這是自己傷害自己的肢體,想要身體不得病,可能嗎?」皇帝醒悟了,把這件事放在一邊,不再追究。

升任刑部尚書,又改任戶部尚書。近年來郊祀祭祀天地都是提前辦理,尚書常常執掌此事。到這時,皇帝私下告訴他這件事。他回答說:「拿財貨討好皇帝而求取晉升,這不是我敢做的事。」他的母親去世,服喪結束,官復原職,於是共同執掌樞密院。晉升尚書左丞、中書侍郎。在此之前,御史中丞蔡薿詆毀張商英辦私事很努力,於是皇帝有旨意命令朝臣在朝堂上議論此事。侯蒙說:「張商英雖然有罪,但他是宰相;蔡薿雖然是諫官,但他是侍從之臣。拿這件事來讓朝臣在朝堂上議論,豈不是有損國體嗎?」皇帝認為他的意見是對的。有一天,皇帝隨便地問:「蔡京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侯蒙回答說:「假使蔡京能夠使自己的心術端正一些,即使古代的賢相也比不上他!」皇帝點頭,而且派人暗中偵察蔡京的所作所為。蔡京聽說以後就忌恨他。

大錢法有弊端,朝廷準備改十為三,主藏吏來報告說:「諸府都把大錢拿到市場購物,都懷疑法令會改變。」侯蒙說:「我們府里積錢有多少?」守藏吏回答說:「八千緡。」侯蒙吼道:「怎麼會有變更而我不知道的呢?」第二天,詔令下達。曾經又有幾件事侯蒙單獨受詔,蔡京不知道;蔡京偵察得知,告訴皇上,皇上說:「侯蒙也這樣嗎?」罷貶他為亳州知州。

宋江劫掠京東,侯蒙上書說:「宋江憑藉三十六人橫行在山東、河南一帶,官軍幾萬人沒有敢與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過常人。如今清溪的盜賊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讓他去征討方臘來贖自己的罪。」皇上說:「侯蒙身在地方不忘君主,是個忠臣啊。」命他任東平知府,未到任就去世,終年68歲。

文學形象

侯蒙在歷史上與宋江起義有密切關係。因此,在《水滸傳》百二十回本和《蕩寇志》等水滸續書中,侯蒙都是書中人物之一。

參考文獻

  1. 臨江仙,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