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侯君集」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侯君集'''({{bd|?||643年|4月29日|catIdx=H侯}}),中国唐朝初期将领,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北周驃騎…”)
 
Hwx對話 | 貢獻
(添加{{copypaste}}和{{unreferenced}}标记到条目)
(1 個標籤巡檢工具)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
{{copypaste|time=2019-09-11T04:35:06+00:00}}
 +
{{unreferenced|time=2019-09-11T04:35:06+00:00}}
 
'''侯君集'''({{bd|?||643年|4月29日|catIdx=H侯}}),[[中国]][[唐朝]]初期将领,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北周]]驃騎大將軍肥城節公[[侯植]]之孙,[[侯定]]第五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母[[窦娘子]]((553年)—贞观六年六月二十二日(632年7月12日)),外祖父为京兆郡丞[[隋州]]长史[[窦璨]]。
 
'''侯君集'''({{bd|?||643年|4月29日|catIdx=H侯}}),[[中国]][[唐朝]]初期将领,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北周]]驃騎大將軍肥城節公[[侯植]]之孙,[[侯定]]第五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母[[窦娘子]]((553年)—贞观六年六月二十二日(632年7月12日)),外祖父为京兆郡丞[[隋州]]长史[[窦璨]]。
  
行 30: 行 32:
 
*[[唐太宗对西域诸国的战争]]
 
*[[唐太宗对西域诸国的战争]]
  
{{Template: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DEFAULTSORT:H侯}}
 
{{DEFAULTSORT:H侯}}
[[Category:唐朝軍 人物]]
+
[[Category:唐朝軍 人物]]
[[Category:唐朝宰相]]
 
[[Category:唐朝国公]]
 
[[Category:侯姓|J]]
 
[[Category:旬邑人]]
 
[[Category:唐朝被处决者]]
 
[[Category: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於 2019年9月11日 (三) 12:35 的最新修訂

侯君集(?-643年4月29日),中國唐朝初期將領,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北)人,北周驃騎大將軍肥城節公侯植之孫,侯定第五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母竇娘子((553年)—貞觀六年六月二十二日(632年7月12日)),外祖父為京兆郡丞隋州長史竇璨

侯君集自少年時代就勇武為人稱頌,末被李世民引入幕府,因作戰有功,累遷左虞侯、車騎將軍。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間,他曾為李世民出謀劃策。

唐太宗即位後,任左衛將軍,封潞國公,遷右衛大將軍。貞觀四年(630年),改任兵部尚書,檢校吏部尚書,實際有宰相之職。

貞觀九年(635年),任積石道行軍總管,跟隨李靖吐谷渾,有很大功勞。貞觀十一年(637年),改封陳國公。貞觀十二年(638年),遷吏部尚書。侯君集武士出身,學術上沒有造就,遷吏部尚書後方始讀書。同年,吐蕃圍松州(今四川松潘),唐授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以擊之,成功擊退吐蕃軍。

貞觀十三年(639年)冬,以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出擊高昌麴文泰。十四年(640年)八月,進圍高昌時,麴文泰已卒,其子麴智盛投降,得22城,8046戶,17700口。太宗以高昌故地置西州。侯君集入高昌時,因為自身私占錢財,不敢禁制將士競相盜竊,班師後被人揭發而下獄。雖被免罪,卻由於欽羨長官李靖武功卓越而晉尚書右僕射。此次不得拜相,對仕途心懷不滿。貞觀十七年(643年),洛州都督張亮密告侯君集煽動自己謀反,但太宗以缺乏旁證,未予追究。

後太子李承乾同魏王李泰爭嫡日烈,各有黨羽。侯親善太子,策劃兵變,事發被捕。定罪後,太宗於刑前,親往質問,對以『朕因汝從此不登凌煙閣』。侯聞言動容,拜倒大嚎,最後求皇帝念舊,允留侯門香火(當時論罪當族之)。太宗許赦免其妻及一子(後遷嶺南),侯亦甘心受刑。太宗沒有撤掉侯君集在淩煙閣的圖形。

侯君集被抄家時,被發現家裡有二美人,容色絕代。太宗問其緣故,答:「我們吃人乳,不吃飯。」

家庭

高祖父:侯恕(魏北地郡守)

曾祖父:侯欣(泰州刺史、奉義縣公)

祖父:侯植(驃騎大將軍,肥城縣公)

父親:侯定(車騎大將軍、潞國公)

女婿:虞部員外郎、朝散大夫、簡州長史唐遜
女婿:賀蘭楚石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