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是一首古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1]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
“ |
生身便在乱离间,遇柳寻花作么看。老去转谙无是事, 本来何处有多般。长怜蠛蠓能随暖,独笑梧桐不耐寒。 覆载我徒争会得,大鹏飞尚未知宽。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静躁殊途知自识, 荣枯一贯亦何争。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宣室三千虽有恨, 成周八百岂无情。柏缘执性长时瘦,梅为多知两番生。 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 不论轩冕及渔樵,性与情违渐渐遥。季子祸从怜富贵, 颜生道在乐箪瓢。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 好学尧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 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莺有来由重入谷, 柳无情绪强依人。汉庭谒者休言事,鲁国诸生莫问津。 赖是水乡樗栎贱,满炉红焰且相亲。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自于南国同埋剑, 谁向东门便挂冠。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 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兼济直饶同巨楫, 自由何似学孤云。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何事深山啸复歌,短弓长剑不如他。且图青史垂名稳, 从道前贤自滞多。gt鷃敢辞栖短棘,凤凰犹解怯高罗。 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义寻来醉复醒。西伯纵逢头已白, 步兵如在眼应青。寒猿断后云为槛,宿鸟惊时月满庭。 此景得闲闲去得,人间无事不曾经。 壮气虽同德不同,项王何似王江东。乡歌寂寂荒丘月, 渔艇年年古渡风。难世斯人犹不达,此时吾道岂能通。 吟君十首山中作,方觉多端总是空。 |
” |
— [唐代]李咸用 |
中西方诗词差异
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因此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2],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参考文献
- ↑ 英美文学流派百科知识整理,2017-08-13,搜狐
- ↑ 解读丨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2022-05-16,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