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使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使相是一种官名。晚唐时期,为了笼络跋扈一时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五代沿用,实际上不行使宰相的权力。宋代,在亲王、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他们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只在朝廷除授大臣的诏令上副署,这种副署多是形式性质的,真正行使了实质意义的,两宋仅存一例,即乾德二年赵普拜相事。

由来

自中唐以后,出现“内相”、“使相”,使唐代的宰相制度发生变化。玄宗时,翰林院成立,作为皇帝直接下旨的机构,翰林院起草“内制”,“外制”由中书省起草,从此开创了文人直接参与军国机密要事之端。由于翰林学士日益权重,又常伴皇帝左右,便侵夺了中书省之权。他们虽无宰相之名,但俨有宰相之实,时人谓之“内相”。 自唐“开元之治”至安史之乱后,唐代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大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藩镇兴起,逐渐形成封建割据势力。统治阶级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或以宰相头衔赐给节度使,或以朝臣加“平章事”头衔出任节度使,皆称“使相”。如郭子仪、李光弼相继以平章事为节度使,谓之“使相”,而宰相之职济于他官自此始。

释义

词目:使相 基本解释 唐宋时期一种官职名。 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变迁

至宋代,“使相”亦非真宰相,系高级阶衔。凡节度使枢密使亲王、留守、检校官兼侍中、中书令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为使相。元丰改制,易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作为文臣寄禄官最高阶。使相不参预政事,但许在除拜将、相等制敕之敕尾署“使”字,享有俸禄

著名人物

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北庭行营节度李嗣业、襄邓节度使鲁炅、荆南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滑濮节度许叔冀、兴平节度李奂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皇帝因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国家的元勋,难以相互统属,所以不设立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

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玄宗开元年间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唐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福禄寿考俱全。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李光弼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指挥大军平定安史之乱。曾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1]

相关资料

宋史·职官志六》:“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元丰以新制,始改为开府仪同三司。” 《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 太祖遣曹彬伐江南,临行谕曰:“功成以使相为赏。”彬平江南归,帝曰:“今方隅未服者尚多,汝为使相,品位极矣,岂肯复战耶?姑徐之,更为吾取太原。”因密赐钱五十万,彬怏怏而退。至家,见钱布满室,乃叹曰:“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何必使相也!”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名将。《宋史》对曹彬有很高评价:“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 赵匡胤是行伍出身,驾驭部下自有高招。他派曹彬去征伐江南,临行前说:“功成以后,我赏你做‘使相’。”“使相”是晚唐沿袭下来的官衔。其时,朝廷为了笼络跋扈的节度使,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曹彬平定江南回京,宋太祖说:“如今边陲尚未臣服的地方还有不少,你如果做了‘使相’,官位就到顶了,哪里还肯出去打仗?还是慢慢来,再给我去攻取太原吧。”为此,赵悄悄下旨赐给曹五十万大洋。曹彬不知情,闷闷不乐地退朝,到了家,见满屋子都堆着赏钱,不由叹道:“升官还不为了多得几个钱,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做‘使相’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