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何见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见平.jpg

祖慰(原名:张祖慰,1937年5月21日)是中国当代作家设计师,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奔牛镇,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专业作家。 [1]

生平

祖慰的《啊,父老兄弟》《线》《快乐学院》《审丑者》《一个带音响的名字—刘道玉》《黑体—刘再复肖像》等作品,凸显了报告文学描写建设成就,歌颂社会改革发展,反思深度考察社会存在的问题的特征。[2] 1980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报告文学《啊!父老兄弟》揭露“文革”后期一件发生在湖北省天门县骇人听闻的大冤案,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内外数十家报刊转载,轰动一时。但很快就遭到了整肃。在1981年的“反精神污染”的政治海啸中,湖北省紧跟中央,召开全省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该作品与白桦的《苦恋》一道,被作为“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倾向”的典型,受到时任湖北省委书记陈丕显的批评。[3]

祖慰1989年流亡,旅居法国巴黎[4],曾任《欧洲日报》专栏作家、文化记者。他1991年加入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为创始会员,曾任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2002年应台湾交通大学邀请,任该校“驻校艺术家”与兼任副教授。2006年应邀回中国大陆,被邀请加入电视台《名家讲坛》,主讲《多元文化与多元精神迷宫》、《从世界三大移民群说到智慧的双螺旋》、《寻求类生存和个体生存规则的平衡点——从大熊猫和蜜蜂两种生存模型说起》、《黑眼睛对著蓝眼睛——东西方美学对视》。[5] 祖慰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参与中国上海世博园设计。[6] 任2010年主持世博会主题馆之城市足迹馆的总设计师,[7] 并先后完成了贵阳[8]、武汉、慈溪、盘锦、库尔勒、六盘水[9] 等城市规划馆总设计[10],还主导设计了文化创意产业——白城兵器博览馆、贵安新区建筑艺术馆、韩城“阅读大地上的《史记》”等文化旅游项目,被誉为中国规划馆建设资深专家。 [11] 祖慰经常接受邀请在两岸三地举办讲座, [12] [13] [14] 担任评委[15]

写作

祖慰创作文类以报告文学为主,并写小说和散文。 [16]

获奖

  • 《线》获1980-198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 《审丑者》获1982-1983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 《快乐学院》获1984-1985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 《转型人》获1986-1987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 小说《矮的升华》获全国“五四青年文学”奖 [17]

作品

  • 小说集<心有灵犀的男孩>,台湾远景出版社,1989年。
  • 报告文学集<西行的黄魔笛>,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2年。
  • 散文集<面壁笑人类>,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
  • 艺术评传《景观自在――雕塑大师杨英风》,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年。[18]
  • 传记文学《朱德群传》,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年1 月。
  • 超时空艺术对话《杨英风VS米开朗基罗和毕加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 传记文学《画布上的欢乐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影响

祖慰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被学者研究。[19] 出过十多本书,[20] 得过四次全国文学奖,勉强对祖(宗)有点(安)慰。蝉联四次获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国家最高文学奖, [21] 他被评论界称为“怪味小说派”的代表作家。[22] 他到了巴黎才能写得出来艺术评传,证明凡跃迁或逃逸的生命,只要能承受住新环境第一轮的致命打击,就有可能基因突变成新物种。祖慰的观点是,移民文化之所以极具创意,可能是它有着异质的“双螺旋结构”[23]。就“文化基因双螺旋”,[24]祖慰与另一位作家谢盛友激烈辩论和争论,在海内外文坛略有影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