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体育建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体育建筑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体育建筑(sports building )作为体育教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体育娱乐等活动之用的建筑,包括建筑物和场地设施等。一般来说,体育建筑由比赛场地、运动员用房(休息、更衣、浴室、厕所等)和管理用房(办公、器材、设备等)三部分组成。

体育建筑起源于古希腊,那里有建筑史上占居重要地位的奥林匹亚城体育建筑群.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在此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场呈狭长形,观众席砌筑在场区山坡上。体育馆(也称体操馆)是供运动员进行室内操练的场所。古罗马的体育场为圆形或椭圆形,观众台采用骨架结构。现已发掘出的罗马大型竞技场遗址有75处之多。其中较为完整的是罗马大角斗场,建筑平面为椭圆形,可容 5万观众。欧洲中世纪体育运动衰落。直至19世纪初,随着体育运动的复兴,体育建筑重新发展起来。1811年在柏林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体育馆。1896年,现代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重建的体育场举行,场地仍为狭长形,可容观众7万人。此后历届奥运会的承办国都新建或改建了一批体育设施,著名的有罗马大体育馆,罗马小体育宫(1960,第17届),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4,第18届),慕尼黑体育中心(1972,第20届),蒙特利尔梅宗涅夫体育中心(1976,第21届),莫斯科列宁体育中心(1956年建成,1980年第22届奥运会使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场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1949),可容观众15万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馆是美国密歇根州庞蒂亚克体育馆,采用充气结构屋顶,覆盖面积220×168米,可容观众 8万人。

中国古代建有球场、武厅、体育学堂等场所,时有兴衰。20世纪初,开始兴建现代体育建筑,清华学校的体育馆是最早的实例。至1949年,中国所建的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跑马场等为数不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南京中央体育场(1931)、上海江湾体育场(1935)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建造了大量体育建筑。截至1982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41.5万个,其中有可容观众10万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1959,图3),有18000座席的首都体育馆(1968),有18000座席的上海体育馆(1975)等。1983年建成的上海游泳馆,设有4100座席,可进行国际游泳、跳水比赛。

总体布局

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则中,体育建筑应布点均衡,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并尽量与公园绿地相结合,美化城镇。选地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利用原有市政设施。体育建筑的总体布局有两种形式:集中式和分散式。为大、中、小学校的体育教育和城镇居民身体锻炼服务的体育建筑,以分散布局为主;供比赛用的大型体育场、体育馆,则须既有集中的,也有分散的。历届奥运会体育建筑布局,多采用集中式,如联邦德国慕尼黑、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等。这种布局便于使用和管理,并能形成一组独具特色的建筑群;然而在举行盛大的运动会时,城市交通组织比较困难,群众平时使用不便,利用率低。近年来分散式布局受到重视,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采取了相对分散的方式,把主要建筑分散在三四处,既便于组织城市交通,也便于大型运动会结束后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

组成

各类体育建筑的组成因用途、规模和建设条件的不同,差别较大。一般由比赛场地、运动员用房(休息、更衣、浴室、厕所等)和管理用房(办公、器材、设备等)三部分组成,供竞技用的体育建筑还有观众座席和裁判、贵宾座席以及休息用房。其中场地设施是最基本的内容。

比赛场地

体育建筑的比赛场地大小要满足体育训练和比赛要求(长、宽、高或深和必要的缓冲空间)。场地构造和做法应符合标准,在坚固性、耐久性、弹性等方面保证使用要求。有些运动项目,场地还有朝向等要求,如田径和球类等露天比赛的场地一般作南北向布置,以防止眩光和保证竞赛条件均等。

观众席和休息用房

供比赛和表演用的体育建筑要设观众座席,从几百席到20万席不等,这往往是设计要求较为复杂的部分。一般采用将观众视线与运动方向相垂直布置和座席逐级升起的方式,以取得最佳观赏效果。一些球类比赛有最大视距限制,因而观众席多布置在场地长边两侧,以获得较近的视距。

有大量观众集聚的体育建筑,还须设置观众休息用房,如休息厅、休息廊和盥洗室、小卖部、饮食厅室等。这些房间应适当集中布置,以提高使用率和便于管理。

运动员用房

体育建筑一般应设置运动员和裁判员用的休息室、卫生间、医疗室等,其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场地,避免与观众人流交叉。

管理用房

存放运动器材和灯光、音响、记分计时、广播、电视等设备所需的专用房间以及管理用房,其布局应自成体系,以便于管理,并避免与观众人流交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