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格纳齐·杨·帕岱莱夫斯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格纳齐·杨·帕岱莱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 (1860年11月18日,俄罗斯帝国波多利亚库雷沃夫卡-1941年6月29日,纽约),也有人翻译为帕德莱夫斯基,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波兰第二共和国首任总理。

简介

伊格纳齐·杨·帕岱莱夫斯基Ignacy Jan Pade-rewski (1860年11月18日,俄罗斯帝国波多利亚库雷沃夫卡-1941年6月29日,纽约),也有人翻译为帕德莱夫斯基,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政治家,波兰第二共和国首任总理。

生平

6岁开始作曲,1879-1883年在华沙音乐学院教钢琴。后在维也纳从列希蒂兹基深造,同时在斯特拉斯堡音乐学院任教。1888-1891年分别在巴黎、伦敦和纽约首演,获得令人震惊的成功;他在音乐会舞台上所表现的个性引来一种神秘的虔诚,从此进入国际最着名的钢琴家行列。而他的同行则对他嫉妒多于尊敬,1899年为止主要创作钢琴独奏曲,其中包括以波兰塔特拉山区居民歌舞为主要素材的《塔特拉山区集》。演奏的主要有肖邦,巴赫、贝多芬,舒曼的作品。1898年定居瑞士。1901年,他的歌剧《鲁曼》在德累斯顿上演,他的交响曲完成于1907年,热情宣扬爱国精神,《B小调交响曲》1909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举行首演。同年任波兰音乐学院院长。

他一生都是坚定的爱国者,1910年赠送克拉科夫一座纪念碑,用以纪念波兰战胜条顿骑士团, 1914-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任波兰民族委员会驻美国代表,始终如一为波兰民族事业辛勤工作,曾劝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支持波兰的独立。

1919年波兰获得独立,国家临时首脑责成他组织一个没有明显党派的专家政府,1月17日他出任第一届政府总理,并兼外交部长之职,并曾率代表团出度巴黎和会。他的政治生涯并不成功,作为一个演奏大使他习惯于听别人奉承,而讨厌批评,他雄心勃勃,一心想当波兰共和国的总统,但没有党派支持他。1919年11月27日辞职回到瑞士,此后再未回到波兰。

1922年独奏音乐会的活动重新开始,为战争牺牲者筹到大笔款项。他赞助多项比赛活动,并曾设立奖学金。1925年获不列颠帝国荣誉大十字爵士勋位。1936年曾在影片《月光奏鸣曲》中显示身手。1937年编辑校订《肖邦全集》。1940年波兰再次遭受奴役时期他在法国任波兰流亡政府国民议会主席。1940年法国投降后,他移居美国,不久与世长辞,葬于阿灵顿公墓。

轶闻

著名的钢琴家及作曲家帕岱莱夫斯基,准备到美国某大音乐厅演出。那是一场乐迷期待已久的音乐盛宴,所有到场的观众们都隆重地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或晚礼服出席。

当晚的观众中有一位母亲,带着一个活泼的9岁男孩赴会。母亲希望他在听过大师的演奏后,会对学琴产生更大的兴趣。演奏还未开始,孩子似乎有点不耐烦了,在座位上蠕动不停。当这位母亲转头跟朋友交谈时,孩子再也按捺不住,从母亲旁边悄悄溜走。他被舞台上那漂亮的大钢琴吸引。就在台下观众不注意的时候,把小手指放在琴键上,开始弹奏他最近学会的一首曲子:《筷子》。

观众听见琴声,一下子都静下来,数百双眼睛一齐看着小孩,有人开始埋怨:“谁把他带来的?”“他母亲在哪里?”“制止他!别让他弄坏了钢琴!”小男孩儿看到大家的反应反倒兴奋起来。

在后台,钢琴大师也听见台前的琴音了。他赶忙跑到台前,站在小孩的身后。大师伸出双手,即兴地弹出些配合《筷子》的和音,并在小孩耳畔低声鼓励他:“继续弹,不要停止……”  一曲既毕,台下掌声雷动。观众赞赏的

不只是大师的表演.更主要的是大师的绅士风度。如果当时帕岱莱夫斯基制止那个孩子弹奏,不但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很可能影响整场音乐会的演出。孩子的母亲更是热泪盈眶。这是比听演奏会更好的一个启蒙机会,指导的还是一位大师呢![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