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丽莎白短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丽莎白短鲷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学名:伊丽沙白隐带丽鱼

拉丁学名:Apistogramma

elizabethae

别 称:伊丽莎白短鲷

界:动物界

门:脊椎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 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亚 目:隆头鱼亚目

科:慈鲷科

属:隐带丽鱼属

分布区域:尼格罗河、

奥佩斯河流域

适应温度:24.0 ~ 28.0 ℃

伊丽莎白短鲷是在尼格罗河支流、奥佩斯河所采集到,在原产地由于不与其它 属短鲷混合生活,所以其栖息地个体数少,很难采集到,因此价格非常昂贵。 [1]

伊丽莎白短鲷拉丁学名

Apistogramma elizabetha1653e

伊丽莎白短鲷地理分布

尼格罗河、奥佩斯河流域

伊丽莎白短鲷成鱼体长

4.0 ~ 7.0 cm

伊丽莎白短鲷性 格

温和

伊丽莎白短鲷适应温度

24.0 ~ 28.0 ℃

伊丽莎白短鲷酸 碱 度

PH 5.0 ~4102 62113.0

伊丽莎白短鲷活动层次

底层

伊丽莎白短鲷繁殖方式

卵生

伊丽莎白短鲷特性

在奥佩斯河产地采集到的伊丽莎白5261短鲷个体,所有的腹鳍、臀鳍、尾鳍皆呈红色,鳃盖亦如此,颜色比尼格罗河的深,因此即使是同类鱼,若养在不同水值中其色彩也会产生变化,像是有些个体从鳃盖到腹部有着强烈橘色,背鳍的软条变红;

而另些个体侧泛金属绿的光泽,且会产生仅鳃盖发红,体色呈蓝紫色的现象,而腹鳍的红色不会显现。不过伊丽莎白短鲷最具特色的还是尾鳍的形状。当其体长约3cm左右时为圆尾;而后变成如七弦琴般的尾鳍,慢慢地七弦琴尾鳍的凹陷部分会长长,此时体长已经长到约6cm左右,变成独特的茅状尾鳍。

饲养很容易,喜好弱酸性软水,但是要繁殖伊丽莎白短鲷却很难。肉食性,但会接受人工饵料。

光听名字就让人想拥有。伊丽莎白短鲷具有美丽的身形,背鳍前三根高耸突出的硬棘,闪闪发亮的体表有宝蓝色鳞片,令人动心的是随着年纪不断变化的尾鳍形态,年轻时的圆尾,慢慢变为琴尾,更成熟时变化为矛尾,如何叫人不动心?但一度水族建议此鱼不适合初学者饲养。

主要原因是这种短鲷对水质比较敏感,容易因为水质恶化和突然变化而导致疾病。尤其是鱼结核病。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鱼身上,死亡率高。

主要表现有鱼只体表会突然出现一个斑块,并伴有食欲不振,易受惊吓等症状。患病鱼只虽然不会马上死亡,但是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虚弱,直至死亡。因此,这种短鲷适合专家、高手级别玩家饲养。

参考来源

  1. 伊丽莎白短鲷,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