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任小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任小雷
演员
出生 1970年
陕西省宝鸡市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秦腔、眉户、碗碗腔旦角
知名于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知名作品窦娥冤》、《雀台歌女》、《三月桃花

任小雷,女,西安人。秦腔、眉户、碗碗腔旦角。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艺术指导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第八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师。[1]

简历

任小蕾1970年出生在宝鸡。她的母亲崔惠芳,与渭南的余巧云,咸阳的郭明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红遍西北,号称三大名旦。而任小蕾的父亲任永华,也从事秦腔艺术表演事业,当年《梁秋燕》搬上舞台,他就是和梁秋燕谈对象的那个刘春生的首演。

任小蕾8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登台演出,时隔一年后进入号称“西北戏曲最高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正式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涯。

在省戏曲研究院的6年时间里,任小蕾得到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1986年,在任小蕾即将毕业的前一年,由省戏曲研究院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演员李东桥主演的电影《千古一帝》开始拍摄。任小蕾以亮丽的形象和与角色吻合的气质,在训练班全体学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扮演剧中人物“魏姬”的资格。

1987年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她正式进入省戏曲研究院担任演员。此后,在领导的关心扶植和恩师的教诲指点下,任小蕾相继排演了许多剧目,塑造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舞台艺术形象,如《窦娥冤》中的“窦娥”;《清水衙门糊涂官》中的“朱凤”;《西湖遗恨》中的“李慧娘”;《借扇》中的“翠云”;现代戏《儿大不由爹》中的“李淑玲”等各具特色、鲜明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任小蕾一直扮演着各种各样的配角。比如在《迟开的玫瑰》中,任小蕾所扮演的宫小花,是一个有词无唱的配角。起初任小蕾有些沮丧,可是她通过悉心体会编导的创作意图,仔细分析剧中人物心理和个性特点,认真研究剧中人物在剧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发现宫小花在剧中的出现,恰恰是剧中矛盾冲突的关键点所在,这个小角色却屡屡使主人公乔雪梅心灵受到冲击,从而反衬出乔雪梅奉献精神及高尚人格力量的伟大,成为乔雪梅这一戏剧人物形象树立的基石。有了这些心得体会,任小蕾扮演的宫小花,虽然并没有一句唱词,却因为人物形象鲜明饱满而获得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

正因为有了配角的艺术积淀,任小蕾的戏路更宽,能够适应不同的舞台需求和塑造更多更丰满的人物形象。也正因为多年的艺术积累,她才能以一部秦腔历史剧《雀台歌女》中歌女来莺莺的成功塑造获得梅花奖。

参与作品

先后在《窦娥冤》、《雀台歌女》、《三月桃花》、《活捉三郞》、《西湖遗恨》、《迟开的玫瑰》、《西部风景》等剧中成功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成就及荣誉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中国戏剧节表演奖
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表演奖
陕西省优秀剧目展演表演一等奖
陕西省秦腔清唱、折子戏大赛优秀表演奖
陕西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

被评为秦腔“百佳演员”,被誉为青年团“五朵金花”之一。

主要事迹

为艺术,她不顾一切奋力搏。 舞台上的任小蕾,巧笑嫣然、绚烂夺目,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 曾记得,秦腔传统戏《西湖遗恨》补排。 这是任小蕾第一次以主角身份出演这部戏。从排练到演出,只有短短十天。背台词、练唱腔、学动作,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尤其是戏中的吹火绝技,更让任小蕾体会到了戏曲人的不易。 能称之为绝技的艺术,其难度可想而知。作为《西湖遗恨》的最大亮点,吹火成为验证演员实力高低的一个“硬指标”。这对从未亲身实践过的任小蕾来说,压力如山。可这个俏女子偏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别人能行,我一定也能行”!于是,当别人还在梦乡时,她一大早就来到了练功场;当朋友叫她去商场时,她“断然”拒绝;当晚上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时,她仍在练功场。吃了多少苦,她不记得了,但她的父母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娃为了练吹火,把眉毛和睫毛都烧完了”!

常想起,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巡演。 这是任小蕾以“绿叶”身份演出最多的一部戏。从1998年首演到如今已演出了500余场,场场不落。因其把握人物刁钻而不失善良、刻薄而不失幽默的表演风格,深受专家好评、观众认可。可又有谁知道,在此之前的几年时间里,任小蕾经受了怎样的痛苦和磨难? 1995年,任小蕾意外地患病了,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上生出肿瘤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肿瘤直接压迫着她的声带,这意味着她将与舞台彻底诀别。对视秦腔艺术为生命的她而言,这是何等的打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落在了她头上。那时在任小蕾眼里,天空不再是蓝色,绿树已了无生机。手术?做还是不做?万一做坏了呢?这些问题让任小蕾左右为难。“与其这样耗下去,何不拼一把?”不服输的劲儿再次突显。最终,任小蕾走进了手术室。 手术成功让任小蕾重获希望,“我可以演戏了”,绝地逢生般的喜悦让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医生接下来的忠告又让她掉入了冰窟,“禁声半年”!面对团里繁重的演出任务,面对同事盼她早日归队的眼神,任小蕾再次陷入了艰难的抉择当中。

暗下决心。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任小蕾便将医生的忠告“抛到了九霄云外”,正式登台了,一心演戏,心无杂念,恨不得一天演三场戏。可毕竟是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完全恢复。渐渐地,“不听话”的后果显露了出来,嗓子开始沙哑,最后竟出了不声。这下,任小蕾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四处求医问药。找声病研究专家、寻声乐教师指导。那段时间任小蕾悉心调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戏剧专着,为今后的演出、讲课做足了准备。或许是上天有眼,通过三年的声乐刻苦练习,她的嗓子逐渐好转,而且痊愈。给她做手术的医生得知后,惊讶地说:“做了甲状腺手术的病人,不但声音能唱得如此美妙,还能唱秦腔得到梅花奖,这真是奇迹!” 犹记得,新编历史剧《雀台歌女》参赛。

这是任小蕾收获无数赞誉的代表作。作为戏曲长廊中的“独一个”,《雀台歌女》中的主人公来莺儿备受关注,而塑造这一角色的任小蕾也很自然地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能否演好?不仅观众疑惑,就连任小蕾也有点底气不足。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戏曲演员注定是要遭受磨砺的,唱念做打,每一项都马虎不得。台上的谈笑风生正是台下不厌其烦的良苦用心换来的,任小蕾深知这一点。为了排戏,她的生活彻底变了,作息时间乱了,亲朋聚会没了。九米飘绸舞、大段唱腔和大量内心戏,使这个生性活泼爱笑的女子变得少言寡语、不苟言笑了,她入戏了。 投入好似一把双刃剑,成就演员的同时,也使演员遭受了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种种痛苦。“你必须得做手术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医生的一句话吓得任小蕾丢了魂儿:“这么严重?我就是排练摔伤膝盖,现在痛得蹲不下而已!”“而已?已经是大面积积水了!”陪在一旁的父母心疼地掉下了眼泪,“若不是实在动不了,她还要去排戏!”任小蕾也哭了,很伤心,“眼看着马上要去兰州参赛演出了,这怎么办啊!”随后,任小蕾央求医生看能不能等演出回来再治疗。医生“迫不得已”答应了。 涂药、缠绷带、带护膝、吃止痛药……第二天,练功场上又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为秦腔,她走下舞台登讲台

生活中的任小蕾,不事张扬、热心公益,默默的付出感人无数。

大学校园,时尚而青春的气息让任小蕾甚感兴奋。

“戏曲不是缺乏魅力,青少年也不是缺乏欣赏戏曲的天赋。只要社会创造足够的条件,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戏曲文化教育,戏曲是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的。感谢任老师”;“亲眼目睹了她流畅和谐的程式表演,聆听了她字正腔圆的唱腔,我突然发现了自己对于戏曲潜在的激情。因为任老师,我喜欢上了秦腔”;“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性格鲜明的角色行当、高昂激越的唱腔特点,随着任小蕾的唱念做打,一群原本对秦腔毫无了解的人开始感叹于中国古典艺术的迷人魅力,渐渐迷上了这门艺术”……这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育才中学等学校听过任小蕾授课的学生以及学校领导发出的感慨。

著名作家莫言说: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中国戏曲,是相当遗憾的一件事情;一个外国人,如果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绕开了戏曲,那是不可能的。作为“中国梆子戏鼻祖”,秦腔所包含的大文化大智慧更是比比皆是。可21世纪的今天,莫说是年轻人了,就是中老年观众也因诸多原因远离了秦腔。戏曲不景气,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这样的环境下,任小蕾能常年坚持义务为大学生授课,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戏曲的发展,脱离了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个中坚力量,它就没前途了。”正是这份对传统艺术的情和爱,任小蕾才走进了校园。不仅如此,她还为西安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全市小学音乐教师秦腔普及活动讲课,间接地将秦腔带入了小学校园。

为公益,她不求回报心良善

德艺双馨,历来是艺术家毕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任小蕾亦不例外。演好戏,是自己的挚爱,也是自己的本职,无可厚非。戏之外呢?任小蕾不仅资助了一名贫困山区的女孩,更热心于各种义演活动。

贫困山区,落后而淳朴的山风让任小蕾很是温暖。

1997年,任小蕾去陕西安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演出,无意间认识了一个叫丽丽的小女孩。那几天,小女孩天天都在旁边看,而且很乖巧,属于人见人爱型的。戏拍完了,要回西安了。临走时,任小蕾特意到小女孩家告别。忽然,小女孩转身跑了出去。只一会工夫,小女孩手里捧着一包山杏走到任小蕾跟前,说:“阿姨,给你。”那一刻,任小蕾有种想流泪的冲动。看着家徒四壁的小女孩,任小蕾便对女孩的父亲说要把女孩带到西安,供她上学。可没等父亲开口,小女孩便摇头谢绝了任小蕾的好意。望着倔强的小女孩,任小蕾留下了自己的电话,依依不舍地走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任小蕾每月都会寄钱给小女孩,200元、300、500元,就连小女孩来西安上大学的所有费用,她都包了,“娃家里条件根本不可能供一个大学生,咱只是尽一点力罢了。”任小蕾用无私的爱感动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用“妈妈”这个世间最伟大的称谓来报答她。

地震灾区,残酷而温情的现状让任小蕾异常感动。

作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秦腔演员,任小蕾深知自己的根扎在三秦大地的土壤里,自己的价值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她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以满腔热情回馈社会,回报群众。无论是到大城市还是下基层,她从不缺席,坚持演出,尤其重视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仅去年以来,她就参加了160多场下乡演出活动,并多次应邀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的演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形式的义演义卖活动将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此时,任小蕾没有闲着。无论是跟随中国文联“心连心”艺术团赴宝鸡、凤翔、凤县、陈仓等地的赈灾义演,还是参加香港《文汇报》赴宝鸡赈灾义演,抑或是陕西省文联赈灾义演、陕西省文化厅赴宝鸡和汉中赈灾义演、陕西电视台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赈灾义演,不足一月,大大小小的赈灾活动她就参加了20余场。虽然很疲惫,可她仍旧坚持,因为她懂得: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受难的同胞做一点实事。

坚守则刚,梅花香自苦寒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默默耕耘、不求回报的任小蕾最终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中国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表演奖、西北五省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两项优秀表演奖、第四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国家级、省级专业奖项多不胜数;第八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第二层次“三五”人才、陕西省十一届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等其他领域的荣誉也悄然地落在了她身上。因在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的演出中表现出色,任小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表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称赞说:作为一个陕西地方戏曲的老戏迷,眼见着现代流行娱乐形式挤压传统的地方戏曲,眼见着那些地方戏曲的令人神魂迷醉的功勋演员一个个谢世,真诚期待有新的演员出世,在继承的基础上展示新的创造,这是地方传统戏曲发展的关键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为任小蕾的现在和未来,重重地持久地鼓掌。

尽管收获颇丰,但她还是在心里悄悄地叮咛着自己:可以得意,但切勿忘形;可以高兴,但不能疯狂。因为她心里清楚,艺术攀登的道路还很长,在这个漫长的征程中,任何一次跨越都只是为下一次更出色的跨越奠定着基础,这是一个漫无穷尽的追求,也是一次永无止境的攀越。

视频

四郎探母 任小雷 李小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