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力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任力之 | |
---|---|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 |
原文名 | renlizhi |
出生 |
1966年 重慶市 |
國籍 | 中國 |
母校 | 同濟大學,E'cole d'Architecture Paris Villmin |
職業 | 建築師、教授 |
任力之 (1966 - )男,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曾在法國學習和工作,並在香港大學擔任過建築系訪問講師。2001年被聘為同濟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人物簡介
任力之,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1]、總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2],中國建築學會資深會員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上海市建築工程評標專家。
獲獎情況
2018年被評為"上海市傑出中青年建築師"[3]
201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勘察設計之星"[4]
浙江省公安指揮中心
2007年獲2006年度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銀獎(第一獲獎人)
2006年獲建設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2005年獲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2004年獲第四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佳作獎(第一獲獎人)
寧壽大廈
2000年獲國家級優秀勘察設計銅獎(第一獲獎人)
2000年獲建設部優秀設計二等獎
2000年獲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
東莞圖書館
2008年獲教育部優秀設計一等獎
獲英國RIBA Diverse City建築設計評選半決賽獎
2006年獲第四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佳作獎
2002年獲第二屆上海國際青年建築師設計作品展優秀展
外灘十八號樓
2007年獲上海市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
2006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
東莞國際會展中心
2004年獲建設部優秀建築設計三等獎
2003年獲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二等獎
2002年獲第二屆上海際青年建築師設計作品展二等獎
南匯文化中心
2006年獲建設部優秀建築設計三等獎
2005年獲上海市優秀建築設計二等獎
上海際汽車博物館
2007年獲上海市優秀建築設計二等獎
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科研綜合樓
2008年獲教育部優秀設計三等獎(第一獲獎人)
同濟大學教學科研綜合樓
2009年度上海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
任力之 | |
---|---|
任力之教授 |
2009年獲建設部一等獎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2008年獲第五屆中國建築學會創作獎佳作獎
江西省第十三次勘察設計"四優"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
2009年獲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重大經典建設工程"
上海哈瓦那大酒店
2006年獲第一屆上海市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佳作獎
聯合利華中國地區總部及研發中心
2007年獲第二屆上海建築學會創作獎佳作獎
2009年獲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
2009年獲建設部二等獎
設計感言
設計的開始應該做什麼研究,這屬於設計方法問題。由於它關係到設計的發展方向,因而顯得十分重要。各人的方法並不相同,就我而言,我傾向於理性地到設計條 件與設計要求中去找問題、分析問題,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以此作為形成設計策略的出發點,我稱之為"客觀設計方法"。比起漫無目的的"借鑑"一堆的 書籍資料,然後全然不顧設計條件與要求上的千差萬別,依樣畫葫地開始設計相比,這樣的設計方法可以說具有相當的客觀合理性。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全面客觀地 分析問題,如何在理性的分析基礎上進行引人入勝的感性表達,則是建築師的綜合能力的體現。
功能與形式是建築領域的老話題。建築總是以某種特定的形式出現,表現了組成某種文化的功能類型。過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其形式背後的決定因素,建築將變得空洞 而缺少邏輯。反過來,缺少形式感的建築卻又無生命可言,讓人感到乏味。可見對功能與形式的把握需要有辯證的思想方法。事實上,準確、真實反映功能的形式往 往不缺乏美感,巧妙地尋找形式與功能的平衡點,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努力探索理性元素的美學表達是一個好的建築師所必不可少的素質。
建築的場所精神是創造真實而具特色的建築過程中應當尋求並加以表達的內容。建築因為場所的存在而具有邏輯與個性,場所因為建築的加入而充滿生機與張力。
每個時代的傑出建築總是與這個時代的建築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這個時代的建築特徵。技術的進步使得建築藝術有了更多實現的可能性;同時建築師也越來越關注建築設計的時代精神。
視頻
任力之Aone採訪2020-07-31
【世界建築】改進建築60秒-任力之2020-01-03
參考來源
- ↑ 任力之 ,搜狗
- ↑ 任力之——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築師 ,同濟大學
- ↑ 同濟7名教師獲「上海市傑出中青年建築師」 稱號 ,同濟大學, 2018-11-30
- ↑ 任力之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