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寅恪著作的“稿”名谈起(李华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从陈寅恪著作的“稿”名谈起》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华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从陈寅恪著作的“稿”名谈起
一代文史大师陈寅恪先生,于1969年10月7日走完了他七十有九的人生历程。在我国学术、文化界有如殒落一颗寒芒熠熠的慧星。他作为一个学人所表现出的睿智、气节、品格、精神信念和优良学风,在中国学界,仍将闪耀着迷人的异彩。
我怀着一份颤动的心情读完了陆键东先生的《陈寅悋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出版),深感“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
作为文史大师的陈寅恪,他的生命己依附到那一卷卷卓尔不群的著作之中。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寅恪文集》(1一7卷)。文集中《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论韩愈》《王观堂先生挽词》《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钱柳因缘诗释证稿》《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等等论著,博大精深,意蕴丰富,别具一种超越的意义。
从他许多著作题目以“稿”名之来看,可知陈寅恪先生治学一贯严谨的可贵精神。陈寅恪中年(55岁)双目失明,暮年(72岁)腿骨折断,以及生命历程中的多灾多难,大坎大坷,把他的悲剧人生一次又一次地推向深渊。60岁以后,迎来了他学术生命的第二次辉煌。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化学、古典文学等领域取得了罕见的成就。这同他的治学精种和严谨作风是密不可分的。据他的助手黄萱回忆,“陈寅恪著述最伤神的,是写出初稿后的修改。有时今天写得很顺畅,隔天可能便要作大篇幅的增删。反复修正,构成了陈寅恪晚年著述的一个特点。陈寅恪的长篇著述多以'稿’名之,便与陈寅恪觉得还可以再修改有关。”好的文章,总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倘逞才使气,恣意为之,一蹴而就,是难以成功的。
众所周知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诗,曾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佳话。而陈寅恪的学术人生也是可以这样来形容的。读过《陈寅悋的最后20年》这本书后,可得知陈先生有时候晚间休息,偶尔闪现出一点两点思想火花,值班护士马上记录下来,到了第二天,他就会对助手一一吩咐交代,需要补充哪些资料,或作哪些改动,哪些地方要加以修订、补正等等。他对学术文章的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正是陈寅恪一生治学的美德。
1950年,陈寅恪60岁时汇成了《元白诗笺证稿》一书,凡23万字。但这本书大体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就己勾勒构架的。陈先生的“治学方佉一一以诗证史;治史风格一一感同身受。”一年后,他的《钱柳因缘诗释证稿》,也是沿着这个框架构建成的。63岁所写的《论再生缘》,也是以诗证史,用感同身受而抒发出人生的慨叹,让生命爆发出惊人的活力,显示了他晚年著述中特有的历史力量。足见欲完成一种著作,非经过充分的酝酿,精心的构思,寻找独具个性的写法不可。陈先生至死不変的“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正是一代学人的人文理想。
陈寅恪严谨治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厚积薄发,珍惜自己的笔墨,竭立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段落,留下精义,对文章持极审慎的学术态度。1942年,他完成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同年,他从香港辗转到桂林,应聘广西大学。陈先生在广西大学讲授这门课。据学生回忆,其内容广博,极为精彩生动。
后来,《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正式出版,当年听讲的学生一看,发现该书的篇幅大大缩短,删节很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陈寅恪的作品集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闪烁着学术之光!这对当下的学界、文坛的学风和文风,有着极其珍贵的教益。这些年,已出现了把本来是短篇的素材,掺水泡肿成中篇;把中篇硬拉成长篇巨制的倾向,且此风还在滋长。我们在攀登文化、学术高峰的崎岖道路上,多么需要继承和发扬前辈大家陈寅恪先生这种治学的优良学风和文风!
陈寅恪先生一生虽没有留下关于治学的格言、警句,但他以大半生的学术实践,实现了他一直孜孜以求的“一匡当世之学风,示人以准则”的治学理想。他那不熄的文化精魂,永远启迪着千千万万的后来者。[1]
作者简介
李华章 ,湖南溆浦人,湖北宜昌市文联原主席、党组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