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从逻辑的观点看

从逻辑的观点看》,当代美国逻辑实用主义的重要著作。蒯因著。1953年出版。中译本198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江天骥、宋文淦等译。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9篇论文,写于1950年以前。中译本约16万字。主要阐述了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逻辑问题。逻辑分析与实用主义相结合是贯穿全书的基线,也是一个主要特征。《论何物存在》、《同一性、实指和实在化》、《逻辑与共相的实在化》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本体论问题。蒯因认为本体论问题就是关于“何物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分为两种形式:“本体论事实”和“本体论许诺”,任何哲学理论体系都包含一种“本体论许诺”。作为许诺的承担者不是名词、不是谓词、而是以(&8707; x)和(&8704; x)或(x)两类符号表示的“约束变项”。我们辨别一个本体论许诺的理论体系或构架的标准不是客观外在的,也不是主观经验的内在的,也不是逻辑的,而是实用主义的“宽容和实验精神”。蒯因的认识论观点主要是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阐述的。认为人类知识是以语言或其概念构架表示出来的。而语言本身形成了人与世界的屏障。所以“物自体”问题是超验的。哪种语言和概念系统更具真理性主要在于其实用效果。而科学发展则在于人们出于方便的目的进行的选择。“保守主义”和“简单性”则是选择的标准。显然蒯因主张一种知识整体论,就是在此基础上他批判了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1.“相信在分析的、或以意义为根据的而不依赖于事实的真理与综合的、或以事实为根据的真理之间有根本的区别”;2.“相信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某种以指称直接经验的名词为基础的逻辑构造”。认为任何命题,无论是综合的还是分析的,都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可以理解,而将科学论断还原为孤立的个别陈述中的语言成份和事实成份的做法是胡说。本书对语言哲学的讨论主要是在《语言学中的意义问题》和《略谈关于指称的理论》等文中围绕意义和所指展开的。在这个问题上,作者同意弗雷格指称和意义不同的观点,而与罗素相反。另外他还指出就意义本身而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实在或心理的东西。语言形式是有意义的,但这种意义必须按照行为来解释。本书对专门逻辑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数理逻辑的新基础》中提出的一个数理逻辑系统(NF)的纲要;一是在《指称和模态》及其他文章中对模态逻辑的批判。

本书曾经在欧美国家流行一时,引起了不小轰动。本书提出的许多问题对当今的哲学研究仍有一定意义。

作者简介

W.V.O.蒯因(WillardVan Orman Quine 1908— ),美国逻辑学家和哲学家。1926年入奥柏林学院攻数学和数理哲学,后在哈佛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博士学位。1932—1933年赴欧洲游学,与维也纳学派成员有所接触,并受到一定影响。返美后在哈佛历任初级研究员、讲师、副教授、教授、高级研究员。1954年继C.I.刘易斯为哈佛哲学系埃德加·毕尔斯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哲学会东部分会主席。出书约15种左右,主要是逻辑著作和哲学论文集。写作论文多达150篇以上。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2],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视频

从逻辑的观点看 相关视频

逻辑学是什么?大学学的是什么?以后就业方向是什么?
学逻辑学应看什么书

参考文献

  1. 文献的概念,豆丁网,2008-11-13
  2. 著作与论文的优势对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