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仁河源,有个小山村(崔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仁河源,有个小山村
图片来自个人图书馆网

《仁河源,有个小山村》中国当代作家崔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仁河源,有个小山村

春天,遇见圣峪口

春风十里,荠麦青青。三生三世,千里桃花

早春二月的仁河源头,大山深处,无边的春色,从圣峪口的溪畔田边生发起来。

那是一个遥远的山村,连春日里也是静默无言,午后有三三两两的淳朴乡民在街头闲聊,阿猫阿狗漫步慵懒的时光。立春后的一场雪,在城里早已无踪影,而在这里还有银装的覆盖,背阴处的台阶半为冰雪半消融,上面的脚印让人猜想是猫的还是山羊的。屋檐下,滴落的雪水,不急不慢,造出多样的冰锥。

房屋依山势而建,有不少鲁中山区典型的石砌建筑,也有陆续建起的民房,七十年代的,八十年代的,九十年代的。像是父母们养育的多子女,大大小小的,模样各异,却是那么温顺的环顾在老人的周边,消磨着平常的日子。

道路是久远的纹理。记载着先民们在深山生根发芽的往事。唐家、郭家、付家、蔡家,田家、杨家、王家等等,多少代人的厮守已经让乡民血溶于水,呼唤大爷大娘的时候真的忘记了谁是亲的、谁又是不亲的,祖祖辈辈在一起是多么永恒的誓言,却在这里实现着。相对无言处,忽然醒悟,邻里乡亲是每个家族甩不掉的前世今生。秦晋结好,恩怨情愁,缠绕了多少个世代,编织了多少的故事。

或者说,居所的聚合泯灭了姓氏的距离。千年的时光里,小小的村落,几百口人,天天日升日落中鸡犬相闻。唐家的鸡下了个蛋,让郭家的小孩子捡去了,没人问。付家的亲戚来了,主人不在家,蔡家热情地留宿。时光太长,谁记得谁家欠了谁,谁又欠了谁,谁又在乎谁多付出了什么、多做了什么、说错了什么。一位老人说,我只记得你的好。天长长,有好多的喜事需要村民去分享,一家的喜事就成了全村的喜事。夜漫漫,有不少的难处要人去扛,一个人扛不起来,全村的人都抬起肩膀一起扛。大山太大,村庄是枝头的鸟巢,抗风挡雨。寒冬太长,村庄抱起团来,冬也不冷。

春节过完,正月要出来了。很多人没看见过乡村的春节是多么的喜庆。从腊八开始,老人们正经八百的遵循着祖先的安排,一样一样的做好诸般工作,从没改变。扫屋,祭祀,办年货,拜年,走亲戚,串门。

欢声笑语里是红彤彤的正月。

走街串巷里,村民们见了都寒暄问候。九十五岁的老人依然能够自理生活,在太阳地里喝茶聊天,谈起来烟云一样的往昔。

两个人才能环抱的五角枫,在村头迎来送往。清冽的仁何水川流不息,经年累月的不干涸。

出门的人,有的时候,不是去追寻远方的海市蜃楼,有时候他们需要遇见曾经的自己,那个不知有忧愁的童年,那个还不会撒谎的孩子,那些已经寻找不回的故人,那个没有褪色的村庄。也许,那就是圣峪口。

仁,在圣峪口

圣峪口,一个以圣命名的村庄,流传着一些扑朔的故事。赵匡胤,北宋的宋太祖,行兵经过这里,受伤得到乡民及时以草药救治,痊愈。村庄三年大旱,民不聊生。太祖亲自组织祈雨活动,感动上天喜降甘霖,解决了旱情。

河流,以仁为名,滋养着一方的民众。也给后人们留下了诸多的猜想。一户的门楼两侧,有“天井水,人在内”的字迹,顺应着天地万物至仁修睦的朴实思想。

这里是圣的天地,还是仁的故乡?

赵匡胤在朝代更替之后,没有腥风血雨,而是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方式,杯酒释兵权。将军们劳苦功高,告老还乡,皇家厚待他们相安无事。重文轻武,开启了文人政治的时代。这或许是他的智慧,但何尝不是一种仁的韬略。

北宋,相望百里的青州古城,迎来过一位文采与政声显赫的知州---范仲淹。他在垂暮之年,用黄素小楷,在冬天书写的《伯夷颂》,从宋代到清代,近百人题跋,成为书法史上的奇观。他不写《易经.乾卦》,却选择了韩愈的《伯夷颂》。是对于伯夷叔齐两位仁者的惺惺相惜,还是对于仁文化的追思仰慕,不可揣摩,他对于仁的追随却是身体力行、被世人称道。

仁的气息,在仁河的山谷里氤氲生烟。

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就是说,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将五种品德推行到社会上的,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这里深山远隔,保存了鲁中山区大多数民俗习惯,娶嫁婚丧、百岁过年等古老习俗传承久远,独具特色。土地庙、山神庙、古树犹在,守望着乡里平凡温暖的时光。此为“恭”。

圣峪口老村,隐于山林,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山珍遍布,流水潺潺。一水仁河穿村而过,四季山村风光不同。村庄为了给青州的水源地让地,整体向南搬移了几百米,没有人怨言反对,有的是让出多少代的家园,看曾经的老家淹没在水波之中。此为“宽”。

老村多年深藏不露,民风淳朴,民俗殷厚。乡里之间诚信仁厚,此为“信”。

村民不守旧自封,勤苦敏锐,积极地求生存、找发展,毫不犹疑地组建了合作社发展旅游产业,齐心协力,不计得失。此为“敏”。

村民相互仁善礼让,兄弟和睦,姑嫂妯娌团结,孝老敬亲,此为“惠”。

中国的“仁”文化源远流长。据统计,“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它既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又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治理国家的最高法则。 我想,乡民们并没有太多人读过《论语》,那是先人们久远的记忆。田间地头,维护仁的精神的凭据,大多是一些口口相传的做人哲学。像《手机》里的严守一的奶奶,多次叮嘱他在外工作要学会吃亏,不要说谎等,这些成就了严守一,也因为乡土的远离让他逐渐背弃了这些忠告,走向歧路。

子曰:仁者不忧。 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作为失去了仁心的严守一,不再有内心的安宁,又怎么不会烦恼重重?

“仁”是儒家对于“君子”亦即有道德的人内心修养上的要求, “克己复礼为仁。”

那如何“克己”呢: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干工作,做事业,交往,有多少人还在坚守以上的原则,有多少人可以被称作君子呢?如果拾起来,又会怎样?

孔子又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就是说:如果能下决心做到仁,那么,一切行为都合理,就不会跟别人结下怨仇了。

坐在春天的小院里,一地春光,九十五岁的傅老先生谈起来远近的村庄往事,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存仁心办好事是为人之道,这样你怎么会结怨,招来仇恨?好人有好报,是千古不息的道理。

走遍圣峪口,难寻到“圣”的踪迹。那么,圣体现在哪里呢?

孔子认为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圣”,甚至认为尧、舜都没有达到“圣”的标准。而“仁”是通向“圣”的一级台阶。韩愈《伯夷颂》最后总结圣人标准:圣人的行事是万世的标准。所以我认为,好像伯夷这样的人,是立身行事独特,穷尽天地,经历万世也不会回头的人啊。这样的高不可及,在平凡的乡里自然难以表征。那是一个高峰,让人们在不停地仰望。

俯首可拾的,却是无处不在的仁的痕迹感受。在圣峪口,一户有难,全村支援。某家有一重病病人,全村集体捐助5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渡过难关。还有多人慷慨助学,修路架桥,扶贫济困,留下了众多感人的事迹。 好多家的影壁上,写着大大的“仁”;表现了他们“仁厚传家”的良好品质。

仁,是可以触摸到的做人准则。子曰:“爱人。”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圣峪口村人有四句话:“忠之有义,行之有德,事之有礼、言之有才”。村有句俗语:“空手让挑担,轻担让重担”;走路、让路,也展现仁的朴素理解。

仁,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这种“仁”,无关乎年龄,无关乎职位,无关乎学历,是一种情感认知,是性情的表现。只要仁心存在,做事就是仁人。

仁,造就了圣峪口的性情山水。仁河,四季川流不息,抒写着滋润万物、宽厚爱人的胸怀。山中的杏花落了,结的果实是双核的,也暗合着多仁厚爱的情结。

范仲淹手书《伯夷颂》拓本,近年来被青州人再次发掘出来,被众人瞩目。仁人,仁书,仁河,仁村,------众多的仁的意象,在这方土地上相逢,是在昭示一个重仁时代的回归吗?

青草更青处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没有看见昨夜的康桥,却走出一段不一样的时光。

从青州古城向西南方,就是向河流的上源的寻觅,就是向青青未了的祖庭的朝拜。那一汪春水从何而来?那绿色的风,是从哪里吹来?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失的岁月。

青天和山沟之间,这个村庄叫做圣峪口。

我不说,她有多么久远,青州府志和益都县图志上面,就是这个名字。我不说,她有多么仁爱,当年的村庄已经沉入水底,善良的乡民为了全市的水源,搬离了老村,向更高的山体整体搬迁。我不说,她有多么辽阔,那一株五角枫,二人才可以环抱,守望乡村的宁静。我只是,在一个晚春的早晨,从泰和隧道穿过,被一阵阵的香氛包围,心底流淌过一首不知名的歌曲。那香气,有些让人迷醉,却不知是哪一种花。

我走在仁河水库上方的山道上,我踩在三三两两油菜花点缀的田埂上,我赤脚趟过杏花凋零的水渠,我在山谷里峰回路转。我看到老屋的锅台升起了炊烟,风箱拉了起来。我推上独轮车,摇摇晃晃的,却没有人笑我。我看到村庄笼罩在紫色的烟雾中,那些梧桐花。我路过山脚的清泉,石块下汩汩的流水。我和巧手的木匠说话,找荷锄的农妇问路,向空寂的山洞膜拜,向老藤和枯树行礼。

繁盛的林间,绿色已经渐渐占据了山谷的主流。花香在交替,温暖的梧桐花,清凉的槐花。静默里,听见: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抬眼望山峰间,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也许什么也没有改变。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河畔的金柳,榆阴下的一潭。

清泉,浮藻,云彩,柔波。

放歌,在星辉斑斓里。[1]

作者简介

崔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淄博散文学会副会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