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骨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骨教堂,欧洲多个城市都有人骨教堂,捷克的位于布拉格往东70公里的库特纳霍拉(Kutna Hora),属于哥特式建筑[1]

捷克“人骨教堂”位于布拉格以东约70公里的小镇Kutna Hora,建于14世纪,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特式建筑造型,但内部的装饰却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这里与其说是教堂,倒不如说是“人骨博物馆”。

中文名:人骨教堂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成人90捷克克朗

所属国家:捷克共和国

所属城市:库特纳霍拉

基本资料

捷克人骨教堂(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 ),位于布拉格以东约70公里的小镇霍拉(Kutna Hora),建于14世纪,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库特纳霍拉(KutnáHora)是随银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14世纪时,这里是一座皇城,城中的许多建筑都代表了其曾经的繁荣兴盛。圣芭芭拉教堂(ChurchofStBarbara),是代表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塞得莱茨(Sedlec)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theCathedralofOurLady)又保留了18世纪早期巴洛克风格,这些都影响了中欧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杰作同城中一些精致的私人宅邸一起,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保存完好的中世纪都市画面。

一名曾到耶路撒冷朝圣的修道院院长把带回来的泥土撒在地上,自此,名门望族都以身后能葬于此地为荣。14世纪的一场黑死病和15世纪的战争,令这块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现了3万多个坟墓!16世纪时有教士开始把骸骨搬进教堂,并堆成金字塔状,由于骸骨实在太多,后来有人索性把骨头充当装饰素材,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诞生。教堂里的天花板、墙壁上尽是人骨串成的装饰品。据统计,这些饰品大约用掉一万具尸骨。

历史沿革

在1369年,一次瘟疫使3万人丧生,尸骨遍地,因此教堂当局决定用未葬的尸骨装饰教堂。神学家表示,天主教视死亡为神圣的事,死后将尸身献给上帝,象征无上的赞美,故“人骨装饰品”不值得太惊讶。这座教堂平时警戒森严并不对外开放,只在每年11月20日(相当中国的鬼节),才让一般民众入内祈福 (不过也说只有星期日才对外开放)。

人骨故事

13世纪当地有位传教士身赴耶路撒冷,耶稣捧回一袋圣土,安洒在昆特拉.霍拉的Sedlec地区修道院周围墓地上。圣土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被奉为神迹,因此,周边贵族乡绅将这里视作福地甚至通天的阶梯,死后纷纷选择这里作为安葬地。于是,当地成了风水宝地,墓地规模越来越大。

14世纪的黑死病,15世纪爆发的约翰.胡斯宗教战争,使得波西米亚大地生灵涂炭。如何安抚亡灵?虔诚的传教士选择了将他们带到昆特拉.霍拉的圣土安葬,毕竟这里是圣土。后来,富有的Schwarzenberg家族将这片地皮和教堂买下,并突发奇想地聘请木匠RINT来装饰教堂。木匠对于几何图形有着职业的天赋,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骨,RINT于是想到了用骨骼来装饰教堂。于是,有了这座名叫Kostelik Vech savtych a kostnici的人骨教堂。 从布拉格市区到昆特拉霍拉只需要大约一个小时车程,不要以为这座小城只有这处凄幽的冷教堂,其实小城本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而且镇上小作坊里自酿的黑啤,不知道要比捷克最有名的皮尔森老泉好喝多少倍:)另外,和人骨教堂一墙之隔的圣芭芭拉教堂,我一直固执地以为,那是哥特教堂最华丽、并且无法逾越的超凡之作,如同小夜曲之于肖邦

相关传说

据说,当年在修建教堂的时候,在地基下发现了一块墓地。因为绝大多数葡萄牙人都信奉天主教,因此有人建议,将他们的遗骨以这种方式奉献给上帝。在虔诚的教徒们看来,人骨宫尽管以死亡为主题,但绝对不是一处恐怖的场所。相反的,它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是教徒们祷告、祈福和与上帝同在的地方。因此,光临人骨宫,除了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虔诚的教徒。

这里的天花板、墙壁上尽是人骨串成的装饰品,据统计,这些饰品大约用掉一万具尸体。教堂入口处有用120多块人骨做成的蜡台,天花板上铺的是四肢骨,墙壁上的花毯也用人骨装饰,神坛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图案则由肋骨镶嵌。在这里四处可见十字架、王冠、垂带等装饰,均由各部位的骨头拼凑而成。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骨骸均是成年男人的,而且上面有钉眼和被刀剑刺过的痕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