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心的本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人心一直被认为是复杂而难测的,心理学家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试图去找到人类思考、行事、决策的规律。在《人心的本质》中,社会心理学泰斗丹尼尔·韦格纳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他融合社会心理学、道德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解释复杂人类人性和行为的极简思维工具——心智知觉地图。每一个读懂这个工具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绝妙之处,它能够帮助我们回答有关人类的诸多问题。比如人类感知世界和评判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态度为什么是多变的?爱与恨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是心智?谁拥有心智?

心智知觉地图就像一个万能的透视镜,拥有了这个思考框架,我们几乎能够洞悉所有人类社会与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把人类比作机器,那么这就像是我们终于打开了机器人的身体,看清楚了内部的线路排布。《人心的本质》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和理性,如果这本书没有改变你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那么任何书都改变不了。

●“谷歌效应”“白熊实验”提出者社会心理学泰斗韦格纳对人类zui后的致敬

“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在解决心理学领域那些重要的问题,丹尼尔·韦格纳却总是去做这些问题的发明者。”这是哈佛大学幸福课教授吉尔伯特对已故的社会心理学领域传奇人物丹尼尔·韦格纳给予的评价。韦格纳开创的“谷歌效应”“白熊实验”“交互记忆”等研究改变了许多人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人心的本质》是他在被诊断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之前构想出来,这种退行性疾病慢慢破坏了他的行动能力。韦格纳邀请他的弟子库尔特·格雷帮他把想法转化成文字,这本书也成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

●一个思维工具,九大情境,全面透视人类社会与行为

本书讨论了在人机关系、敌对关系、组织等日常情境和事件下,如何利用心智知觉来理解和预测人类心理和行为,同时也解释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匪夷所思的、有趣的、可怕的、滑稽的日常现象。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喻丰作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 · 平克、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乔纳 · 伯杰诚意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丹尼尔 · 韦格纳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心理学泰斗。他开创的“谷歌效应”“白熊实验”“交互记忆” 等研究改变了许多人的学习和工作方式。

●获得过多项心理学界至高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协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心理科学协会威廉 · 詹姆斯奖、实验社会心理学学会杰出科学 家奖等。人们还用其姓名命名了一个重要奖项——丹尼尔 · 韦格纳理论创新奖,用以奖励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

库尔特 · 格雷

●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道德理解科学中心创始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杰出青年学者,师从韦格纳教授。

原文摘录

要想拥有道德权利,你就需要有感受性,也就是充满情感和各种潜在痛苦的内心生活。相反,如果想承担道德上的责任,你就需要有能动性,能够做计划,采取行动,并且能够对按照自己的想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 很多动物显然在意友善和公正,但因为其能动性有限,所以不能始终采取友善、公正的行为。非人类的动物虽然具有一些复杂的推理能力,但它们的前额叶皮质很小,就像青少年一样,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冲动,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影响。 哲学家杰里米·边沁非常生动地阐述了感受性的重要性:“(动物权利的)问题无关乎它们是否能推理或是否能交谈,而关乎它们能否忍受痛苦。” 一项简单的后续研究显示,仅仅是给动物贴上“食物”的标签,就能大幅降低我们所认为的动物感知痛苦的能力。 人在感知到不道德行为时,会自动补全因果,找到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或物。 人们认为可爱比聪明更重要,而且人性比解决问题的敏锐性重要,这说明心智知觉更多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推理。我们可以用眼睛去看,但在审视动物的心智时,我们似乎用的是心。

书评

为什么纳粹会屠杀600万犹太人,为什么有时人们会以折磨动物为乐,为什么人们会激烈地争论上帝是否存在。你可能每天都会琢磨老板在想什么,另一半是否快乐,那些年轻人想干什么。其他人的思想是如此真实,你可能从来不会怀疑这些想法是否真的存在。


然而,你认识的人很有可能都是没思想的“僵尸”——缺少意识体验。


通常,我们很想了解一个人,但是我们永远都无法直接体验他人的内心,这源自哲学上的“他心问题”,没办法就是没办法,如果你是男性,你就永远无法体验女性分娩的痛苦,如果你是女性,你就永远不知道男性的睾丸被踢有多么痛苦。


在《人心的本质》这本书中,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数据阐述了人心的本质即心智,心智能力分为:感受性和能动性。


感受性体现的是存在体具有内心生活、情感和感受的能力。它包括感到饥饿、恐惧、痛苦、快乐、愤怒和渴望的能力,还包括人格、意识、骄傲、尴尬和喜悦等心理表现。


能动性由一组不同的心智能力构成:自控、道德、记忆、情绪识别、计划、沟通和思考。这些能力的主题不是感觉和情感,而是思考和行动。构成能动性因素的心智能力是我们的能力、智力和行动的基础。


感受性是从内部看心智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做一个人,一只猫或一只狗是什么感觉。由于感受性涉及心智内部,因此对其他人来说,它非常难以琢磨。


相比较而言,能动性更透明,因为它是从外部看到心智的样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存在体的行为和反应来判断其计划和思考能力。


换种说法就是,感受性与输入有关,因为感觉和情感是由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传递到心智的,相反能动性与输出有关,关系到心智所产生的动作和行为。


我们说一个人要有健全的心智,就是说要有很强的感受性和能动性,内能感受悲欢离合,外能独立自主。如果一个人感受性很强,能动性很弱,那就是个巨婴或者妈宝;如果一个人感受性弱,能动性强,那可能是个没有感情的怪物或杀手。


心智为什么重要?


心智构成了生与死的问题基础,有心智的存在体需要得到道德关怀,没有心智的存在体则不需要。婴儿和机器人同时跌下悬崖,你会先救哪一个?婴儿和机器人在玩枪,突然枪走火伤了人,你认为谁应该对此负责?


和多数人一样,我们会原谅婴儿,认为机器人该报废。婴儿的感受性比机器人强,因此拥有更多的道德权利,机器人的能动性比婴儿强,因此需要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


亚里士多德把道德世界,分为得到受体和道德主体。道德主体是做出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的存在体,比如英雄与恶棍,甘地与希特勒、警察与流氓;道德受体是善行或恶性的接受者,如被拯救被伤害,被遗弃被收养。因此道德主体是有思想的行动者,具有能动性,道德受体是易受伤害的感受者,享有道德权利。


从心智的角度,善恶不是独立于人性而存在的神秘力量,而是通过主体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定义道德或不道德行为:


道德程度的高低=主体的能动性+受体的感受性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最大的恶就是一个强大的能动性主体和一个易受伤害的受体结合,比如成年人打婴儿,这是要受到巨大谴责;最大的善意,就是弱小的主体和强大的受体结合,比如一个小女孩拯救了一个落水的成年人,相反则会认为成年人应该做。


这可以解释很多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爱动物的群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网络上卖惨和撕逼行为,自己犯了错,但是会打造自己弱小易受伤害的人设,那她就会享受道德权利,谁弱谁得宠。


再比如救助灾区,面对同样弱小的灾民,一个普通人捐1块就是善意了,一个有钱人捐10万,就会被指责,事实就是如此。


这意味着,会造成偏见或不公,一个能动性强的人的感受性就会被忽略,他的所作所为就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或者被认为做得还不够,在任何社会关系中,都是件很可怕的事。


我们说,这是道德定型。英雄和恶棍似乎对痛苦不敏感,所以我们好像不必在意对待他们的方式,我们常常要求邪恶的罪犯受到严厉惩罚,这并不奇怪。但有时我们似乎也没有善待我们所敬仰的人,很容易忘记英雄作出的牺牲,忽视父母的情感,爱人的付出,领导者的痛苦。


这是我们心智上的缺陷,尽管克服人心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们至少先了解到这是我们的缺陷,我们认为的理所当然是弱者思维,我们不应该忽视那些那我们所“敬仰”的人。


如何剥夺心智?


当我们不喜欢某人,害怕某人或与之竞争,甚至贪恋某人时,都有可能对他们去人性化,剥夺他们的心智。作者提到了三种方式:动物化、机械化、物化。


动物化就是,剥夺人的能动性,使其听话驯从,就像宠物一样。美国人曾对待非洲就是如此,他们认为:非洲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自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会让他们做出蠢事,给予他们守护和保护,以免他们心智死亡,是对他们的仁慈。


其实这就是奴役,很无耻。动物化会使感知者走向家长式的统治和自为高人一等。


机械化就是,剥夺人的感受性,强大,没有同情心,没有人情味,冷酷无情。描绘一个年轻人被培养成纳粹,他的身体里没有欢笑、希望、宽容和仁慈的种子,只有敬礼、前进、前进、敬礼。


机械化经常被用在育儿上,给我们的印象,他们只会是做作业的机械,而忽视了他们情感的关注。无论是动物化还是机械化都是局部去人性化,最极端的就是物化,完全剥夺人的心智。


你有孤独症吗?


孤独症不是一种病,孤独症的定义是在社交互动、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及重复行为上存在障碍,因为他们无法对他人的想法进行模拟和推理,很难理解其他人的心理状态。


孤独症就是心智受损。心智受损的人,会在社会活动中,遗漏一些微妙的社交线索和对话线索。如果一个人不是故意不回复,很可能就是心智受损,要理解他们。


孤独的近亲就是精神变态,精神变态经常能判断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哪怕只是为了操作他们,但他们的确很难理解他人的痛苦。


你以为的你就是真的你吗?


心理学的一部分启发是,认识到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可能存在偏差,当涉及自我时,这种认识的扭曲程度最大。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里,古希腊人刻下了座右铭“了解你自己”。当观察世界时,你是头脑清晰、高瞻远瞩,还是透过自我欺骗的厚厚镜片看到扭曲的世界或自己?


我们有意识的自我只是一位“解释者”,为我们的行为编造出事后的解释。有时候,为让自己不显得那么肤浅,我们会编造一些其他的原因。


这似乎我们不是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或选择,而是在提供地提供事后的理由。


比如我们点了巧克力蛋糕,而不是水果馅饼,是因为我们喜欢巧克力。但那不是只有你知道的特殊原因,其他人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也能推断出相同的原因。这说明我们并不比外人了解自己多。


解释行为和选择,比解释结果要重要得多的。


一个缺乏自我了解的人,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我们对结果/观念编造的理由和证据,而是我们对这些解释的正确性深信不疑,我们很少停下来思考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是错误的。相反,我们一直试着证实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这种倾向被称为证实性偏差。


证实性偏差,是指为了支持预先存在的理论,在搜索、解释回忆信息上存在系统性的扭曲。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