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口與勞動力資源核算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人口與勞動力資源核算表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人口與勞動力資源核算表反映核算期初和期末我國人口和勞動力資源總量、結構及變動情況。表的主欄為人口及勞動力期初、期末存量及當期的變化量;賓欄為總人口及按城鄉和勞動年齡分組,其中,勞動年齡人口又按就業人口、失業人口和非勞動力人口分組。

人口與勞動力資源核算表相關概念解釋

總人口指我國核算期末的所有常住人口。其中,16周歲以上人口為勞動年齡人口,可以劃分為勞動力人口和非勞動力人口兩類。

勞動力人口指在16周歲及以上,有勞動能力,參加或要求參加生產活動的常住人口。包括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

就業人口指在一定年齡以上,有勞動能力,為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從事生產活動的人員。具體指年滿16周歲,為取得報酬或經營利潤,在調查周內從事了1小時(含1小時)以上勞動的人員;或由於學習、休假等原因在調查周內暫時處於未工作狀態,但有工作單位或場所的人員;或由於季節性歇業、單位不景氣放假等原因在調查周內暫時處於未工作狀態,但不滿三個月的人員。

失業人口指年滿16周歲,有勞動能力但沒有工作,正在尋找工作且馬上可以開始工作的人員。

人口與勞動力資源核算表中指標間關係如下:

勞動力人口=就業人口+失業人口

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力人口

勞動投入核算表反映核算期我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就業人口和實際工作時間。主欄為三次產業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賓欄為就業人口、人均實際工作小時和核算期實際工作總工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