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曰陶然(8) 張春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亭曰陶然》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春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亭曰陶然
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內心深處,都凝聚着嚮往歸隱山野田園、漂泊江湖故里的濃濃的幽思情結。這情結從未因他們據廟堂之高、江湖之遠的位置而改變。唯一的區別是,據廟堂之高時,思緒是略帶些意氣風發的感慨與衝破藩籬的渴求;處江湖之遠時,思緒是心無旁騖的灑脫與壯志難酬的不甘。 因而,每一處山水,每一寸江河,都有可能成為寄託這幽思的載體,時間長了,幽思多了,載體也就積澱得愈發厚重,厚重到冥冥中成為一種象徵,有了讓人慾罷不能的力量。
陶然亭,便是文人士大夫處京畿繁華之地時幽思的象徵。
仔細把量,它怎麼能叫做亭呢?它分明應該叫做軒才對。你看,它有體量不大的三間建築,內室雖小,卻剔透玲瓏,室外開敞精美,又占據了高的位置,可臨水觀魚,可品茗賞花,可極目遠眺,可心鶩八極,神遊萬仞。
但它可能真的應該叫做亭。《釋名》不是說嗎,「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走到這裡,雖仍處於京城的雍容繁華里,但面對的,卻是那一汪性靈的碧水;映入眼帘的,是不遠處幾抹青黛的小山;充盈於耳鼻的,是蒼蒼蒹葭的溫潤,紅艷似火的凌霄,沁入心脾的荷香,纏綿不絕的蛙聲和鳴蟬。於是,行走的人,真的會停下來,歇歇腳步,調整思緒,放鬆心靈,生無盡的幽思。
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料想當年的工部郎中江藻,看到慈悲庵「面西有陂池,多水草,極望清幽,無一點塵埃氣,恍置身于山溪沼沚間」,坐而樂之,經常地流連忘返,踟躕不前,在萌生了要修建一座亭子的念頭時,因為念念不忘這句詩,亭子的名字那一刻就立即固化下來。秋高氣爽,亭子拔地而起,他坐下來,面對着眼前一池澄澈如玉的清波,滿眼的奼紫嫣紅,看菊花黃,遍地香,吟哦着白樂天「閒征雅令窮經史,醉聽輕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詩句,呼朋引伴地把酒言歡,果真萌生了陶然自得的感覺。是啊,他應該得意,因為在京畿八街九陌川流不息的金粉之地,在滾滾紅塵熙熙攘攘紛紛擾擾的喧囂之中,自己竟擁有了這麼一座幽靜的、讓人頓生幽思之情的陶然亭!
陶然,是幽思之趣,是文人士大夫追求閒逸曠達的江湖悠遠、山林野趣的情懷。沒有這種幽思,這種情懷,就理解不了為什麼這小小的亭子會在有清的二百多年裡「春秋佳日,宴會無虛」,如同陳衍所說「江亭雖不過一小邱,而二百年文酒所萃,景物別有一番風味。久寓北都者,率未能恝置也」的感慨。這是怎樣的一種風味啊?這種風味,也許是看綠樹成袂、西山翠嵐時,想念故鄉的那種哀愁;這種風味,也許是黑雲翻墨、狂風驟雨時,眼前蘆葦成濤的江湖浩渺之念;這種風味,也許是夕陽西下、煙水忽染後的清溪閒愁;這種風味,也許是處在塞北大漠時還能體會到「飛鳥穿林,游鷗戲水」水鄉影子的寂寂戀曲。而一旦沒有了這幽思,沒有了這情懷,哪怕在桃花源里,也看不見水雲間的影子,所有的美妙,瞬間就蕩然無存。所以,歷史的長長短短里,有好多人來了走了,走了來了,有思緒的人覺得在這裡真可以陶然以樂,沒有思緒的人懷疑它百年來不過是浪得虛名。
陶然,是一種恬淡心態。心恬淡了,陶然不就是悠然的境界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潛的悠然,是脫離了樊籠的身心愉悅,是回歸自然的輕靈沖淡,是天人合一後的隨遇而安。這境界,對很多人來說,不過是個可遇而不可求的美麗夢幻。做不到這樣,那就索性躲到一個幽靜的地方,尋求精神上的共鳴,讓身心回歸平常與恬淡吧。而陶然亭旁,「春中柳煙蕩漾於女牆青影中,秋晚蘆雪迷濛於欹岸斜陽外,頗饒野趣」,同樣有依依的楊柳,同樣有颯颯的秋菊,雖看不到南山的那一抹碧綠,雖不過是喧囂的都市裡一片小小的山林水窪,但因心態的平和,也讓很多人安逸悠然,「三杯不覺已陶然,此身竟到無何有」。俞平伯是在冬天一個下雪的日子造訪過這個亭子的,亭子的殘破與頹廢,讓他悵然若失。後來,琅琅的讀書聲讓他的心平靜下來,於是發覺了那內在的境界。
如今,小亭不大,但因太大的名頭,所以擠滿了比肩接踵的遊客。但人流涌動,卻擋不住亭子本身的靜雅。抬頭看,屋內大樑上繪有幾幅別致的畫片:《彩菊》、《八仙過海》、《太白醉酒》、《劉海戲金蟾》,裡面的主角,個個也是陶然自得的樣子。走累的人,坐在那裡,品讀着抱柱上"煙藏古寺無人到,榻倚深堂有月來"的對聯,真的能生「慧眼光中,開半畝紅蓮碧沼;煙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風」的思緒。亭子的南北牆上,有四方石刻,記載了關於亭子的前世今生、文人士子詩詞歌賦的唱和,靜下心來揣摩,能隱約看到這裡當年演繹過的風花雪月。亭子的周圍,還有諸如慈悲庵、龍樹寺、黑龍潭、龍王亭、風氏園、窯台、鸚鵡冢等歷史勝跡,它們的年齡,多早陶然亭;它們也被文人墨客觴詠了許久,有過獨領風騷的歲月。但如今,最知名的,卻還是這座亭子。
想不到的是,一種思緒竟然成就了一句詩;想不到的是,一句詩竟然能夠成就一座亭;想不到的是,一座亭竟然能夠成就一處園林;更想不到的是,因這思緒,這座叫陶然的亭子竟然成就了好多人心中那難以泯滅的追求。[1]
作者簡介
張春彥,山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