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产气荚膜杆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perfringen)又名魏氏梭菌(ClostridiumWelchii),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见于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消化道内,属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本菌能引起人类气性坏疽及多种动物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是近年来我国家畜“猝死症”的主要病原。

培养特性

非专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厌氧血琼脂平板上,经35℃,孵育6h即开始生长,24h菌落可达2~4mm,灰白色,光滑,圆形,扁平,半透明,边缘整齐,偶尔可见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条纹的粗造形菌落。大多数A型 菌落有双层溶血环,内层是狭窄的β-溶血环,外层是较宽的半溶血环。在庖肉培养中,上部肉汤混浊,肉渣淡红色,不被消化,产气较多,可将覆盖在肉汤使凡士林上冲,汹涌发酵, 卵磷脂酶阳性。

特征

为梭状芽胞杆菌类属,是 厌氧、无动力、能产生 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单独或成双排列,两段钝圆,芽孢大,卵圆形,位于次端,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无 鞭毛不能运动。是气性坏疽的主要 病原菌,并可引起厌氧性蜂窝织炎、泌尿系感染和食物中毒。存在于人粪及温血动物的粪便内,可作为粪便污染水体和土壤的 指示菌。此菌具有 芽胞,污染水体后存活时间较长,对氯等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如水体内未检出粪大肠菌群和 粪链球菌而仅检出此菌,说明该水体以往曾有过粪便污染。产气荚膜杆菌作为判断土壤是否被粪便污染及污染程度的 指示菌。通常用产气荚膜杆菌值表示。

家禽感染

由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在实验感染上得知,其不仅能单独使鸡并发症坏死性肠炎(Necrotricentertis),且能与球虫混合感染,增强、恶化球虫症之病变或症状,使死亡率变高。又同样,在野外之养鸡场,产气荚膜杆菌与球虫病之合并症,会给与养鸡户很大之经济性蒙害.常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坏死性肠炎 、 菌群失调症 (湿便)和 胆管肝炎 。这些疾病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在某些地区 ,由于禁止使用抗生素类促生长剂后,该病的发生更为普遍 。[1]

急性坏死性肠炎的灾难性的后果很容易观察到,但亚临床型 则较难发 现。 剖检时,也仅能在肠道发现小的溃疡灶来确定该病的存在 。然而,亚临床型感染 因为能够影响鸡的 生产性能,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亚临床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当鸡群拉松软的粪便时,很容易判断是菌群失调症, 这样就会影响肠道对有营养价值物质的吸收,以及大量的水份的丢失 。这二者均会严重影响家禽的健康状况。如果鸡舍存在湿便问题,就非常容易出现鸡跗关节疼痛。高效的抗生素,如爱乐新, 可迅速控制这一对经济影响较大的疾病 。胆管肝炎也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经济学损失。屠宰前 ,如果有也仅是少数病鸡表现出非常明显 临床症状。 在屠宰时仅能鉴定出患该病鸡的很小一部分。它主要影响肝脏和胆管,导致整个 酮体的报废 。经济损失包括饲养成本增加及出栏时不能达到标准体重。产气荚膜 梭状芽孢杆菌在小鸡出壳后头几天内就可进入消化道。 为了减少该菌在肉鸡体内的早期繁殖,避免对肉鸡后期生长的影响,建议在下一批鸡进舍时就进行控制。

奶牛感染

产气荚膜杆菌病,通常是因创伤感染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局部组织的产气性水肿或全身中毒的疾病。夏季炎热潮湿,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奶牛易感染罹病。按奶牛身体部位,分为三种类型,即躯干部位的感染、蹄底感染和乳头内创伤感染。

1、躯干部位的感染:由于外伤或 蝇虻类的叮咬,都可能造成产气英膜杆菌由伤口感染。多见于颈部两侧、胸部两侧和腹部两侧,在伤口周围形成十或数个皮下气肿的肿疱。肿疱圆形或椭圆形,如拳头太乃至数倍于拳头大,用手触之,有捻发音,并有痛感。若用手术刀切开一小口,可故出一些气体,并流出少量混浊的液体。当切口愈合时,肿疱重新鼓起,触之会出现捻发音,反复进行则可重复出现。拖延时间较长,致全身症状出现,体温升高至39℃~41℃,乳产量和食欲反刍锐减。

2、蹄底的感染:夏季湿热,运动场泥泞,奶牛蹄底特别是后蹄的蹄叉和蹄肿易腐烂,伤口感染产气荚膜杆菌,形成重度蹄毙。呈现自 后腿至臀部连成一片的或分散的数个气肿疱,患牛跛行严重,甚至造成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和产乳量。[2]

3、乳头内的感染:由于挤乳技术不好,或由于各种原因的排乳不畅而经常使用乳导管针挤乳,致使乳头内导管部创伤或乳池创伤,造成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形成乳房炎。患病乳区浮肿胀大,触之有捻发音,有痛感,挤出带有腥臭睐的气体,灰白色带絮状的污秽乳汁。在不及时或不合理的治疗情况下,约34天左右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至40℃一41℃,精抻不振,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行动缓慢或卧地不愿站起。病情较严重。

治疗

对仅有局部症状的病牛,采取局部注氧和抗菌消炎的方法.对有全身症状的较重病牛,采取局部注氧.结合输液治疗.为了消除气肿疱,采用医用氧气袋注氧.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广.

乳房感染产气羹膜杆菌病.可将乳导管针消毒后.涂上抗菌素软膏,插人乳头内,再将乳导管针接上氧气袋,注氧.每次3分钟,每天1次.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预防

发现产气荚膜杆菌病牛,应立刻隔离.单独饲养兽医和挤奶员.处理病牛完毕.应将手臂工具等彻底消毒.有外伤的病牛.尽管是轻微的外伤,也应及时敷药治疗.不可延误.做好牛场内环境卫生工作,定期消毒,及时清除污物,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案例:某场修蹄.刷洗蹄底,发现在左后蹄底外瓣蹄肿.有小而裸的洞.挤压时排出气体和污秽的液体,沿蹄向上,左腿臀部有4个长形肿疱.肿疱之间能通连起来,触之有捻发音,切开大腿肿疱,吸取少罐液体.镜检并培养,检查结果为产气荚膜杆菌感染.蹄底腐烂处,用过氧化氢溶液冲诜,然后敷土霉素粉,绷带包扎.外用鱼石脂软膏;静注糖盐水500毫升,内加安钠咖、 青霉素600 万单位,下午再次静注.次日检查患牛,体温,食欲,反刍,精神均已正常,但腿部和臀部气肿疱仍未消退.立刻用医用氧气袋,将其腔管接针头.密封衔接处.将针头刺人肿疱下部.加压注氧,每肿疱注氧时间为3天,每天1次.此法连用3天,全部气肿疱消失而痊愈

参考文献